第1262章 大佬的盛宴(上)-《北朝求生实录》


    第(1/3)页

    第1262章  大佬的盛宴(上)

    杨愔不当宰辅了,可是齐国却不能一天没有宰辅。于是,在高伯逸跟杨愔交谈后的第二天,朝会再次进行,这一次,没有任何阻碍,也没有发生任何意外,高伯逸提出了自己的人选。

    李德林!

    这个答案在众朝臣的意料之中,很多人都知道,此人作为高伯逸的心腹,当宰辅只是迟早。可是他们也没料到,居然可以早到这种地步?

    有杨愔的例子在前,无人敢捋高伯逸虎须,弄一些幺蛾子出来。在众朝臣的瞩目下,李德林从太监手里接过相印,拜谢。

    在接过相印的同时,他还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少师,开封郡公,一系列虚职拉满,享受最一流朝臣所享受的待遇。

    可以说是风光到了极点。

    但李德林的上位,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因为不管怎么说,他都是赵郡李氏的人,北方世家中的一员。

    哪怕他是旁支的旁支,血脉已经陌生到路人的程度。

    这就是世家的厉害之处。只要你姓李,等你发达以后,你就可以是任何一个“李氏”的人,然后跟他们“李氏”达成合作与所谓共赢。

    李德林的上位,比高伯逸身边的其他人上位,更能让世家信服。

    这次朝会的重头戏,显然不是李德林,而是独孤信和王琳二人,要如何安置。就在这一刻,他们二人都还守候在宫门外,并未进入皇宫。

    因为从名义上说,哪怕独孤信和王琳都已经归顺了齐国,可他们最多也只能算是边军将领。边军将领,无事不得离开驻地。就算入京述职,皇宫也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

    需要有一个“被传唤”的步骤。

    这也是朝廷中枢,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威,故意在摆谱,对边军将领保持一种威慑。

    东汉末年,洛阳中枢的当权者,召董卓进京,绝对是一步坏棋中的坏棋,彻底向地方半割据势力暴露出自身的怯弱。

    成为乱世大厦垮塌的重要一步。

    现在邺城中枢朝廷的“拿捏”,实际上则是在尽力维护自身的权威。在这一点上,高伯逸跟河北世家的立场是完全一致的。

    本末不能倒置,否则,国将不国!

    “太后,此番大破周军,王琳和独孤信等人,出力良多。若是不封赏,恐怕难堵悠悠众口。

    若是王琳和独孤信出了死力,都无法得到封赏,试问将来还会有谁为我们做事呢?”

    拿着一本奏折,高伯逸出列,向李祖娥提出了封赏王琳和独孤信的建议。

    这下,可是让很多人都不爽了!

    李德林爬的再高,好歹也算是半个“自己人”,而且还知根知底。

    独孤信,之前在北周混的,资历足够老,跟邺城这边的老人,都有各种千丝万缕的关系。

    王琳更不得了,完全是个社团大佬啊!

    独孤信麾下的兵马,好歹军纪可控。而王琳麾下的那些人,现在就是穿着制服的流民!王琳若是上位了,又会来分蛋糕,特别是他还会去淮南。

    那边的钱,可是很多很多的。

    王琳和他麾下那些穷怕了的“兄弟”,去了以后能老实么?想想也不可能啊。

    “太后,二人虽然此番抗击周军浴血奋战,可是那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因素在里面,他们能否成为可靠的臣子,还需要用时间来证明。

    所以微臣认为,封赏确实是必要的,不过也没必要给一些实在的官职,把俸禄,虚职往足了给,再封赏一些田宅就行了。”

    高伯逸话说完,身后就有一个大臣站了出来,说得极为连贯,很显然早已打好了腹稿。

    这个家伙是谁?

    听着陌生的声音,高伯逸转过头,眯着眼睛看了站出来说话的人一眼。

    燕子献!

    这个人可不简单。以前,都是高欢身边的人,跑到宇文泰那边去,比如说高欢的女婿司马消难就想跑路,结果被高伯逸到洛阳后搞死了。

    而燕子献这个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原来是在宇文泰那边任典签(文书的一种,比较重要,负责一般性日常事务的签字盖章),后来却跑到高欢这边,并且受到了高欢的重用。

    当然,也因为这样,所以他不是很受高洋待见,并没有像重用杨愔一样去重用他。不过他的作用可不能小觑,因为他是高洋与娄昭君之间的一道桥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