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完)-《北朝求生实录》


    第(1/3)页

    第1261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完)

    “去扬州?”

    听到高伯逸的话,杨愔一时间没有转过弯来。

    “老夫在邺城无官一身轻,也不会碍着你的事情吧?”

    杨愔有些不悦的说道。自己已经退让了,已经都不在官场了,他高某人还想怎么样?莫非连邺城都待不得了?

    “不不不,杨先生,其实吧,我是想您过去总览淮南的政务。下次朝会,我就会提议设立一个新职务,行台总务,并建立淮南行台,总部在扬州,跟王琳镇守的寿春正好错开。

    您就会是淮南行台的第一任总务,总览淮南各州郡的政务……也包括,总部位于扬州的南河泊司。”

    高伯逸解释了半天,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让杨愔坐镇淮南!

    “让老夫不辞官么?”

    杨愔沉吟了片刻,抬起头,嘴角挂着一丝微笑问道:“老夫想知道原因。”

    “如果说粗浅点的原因,就是淮南必须要一个有资历有能力有声望的人才能镇得住场子。”

    高伯逸平静的解释道。

    杨愔微微摆了摆手揶揄道:“如果是这个原因,那么你可以回去了,老夫就想在邺城养老。”

    “我在筹备灭周,所以,淮南不能乱!杨老先生的担子,不仅不比当宰辅要轻松,反而会面对很多问题。”

    高伯逸沉声说道。

    灭周!

    这个词,杨愔已经很久都没有听过了。上次的时候,还是高欢打算带二十万大军从晋阳出发平推关中!结果惨败!

    那一战捧出了个西魏战神韦孝宽。

    还有“东魏歌神”斛律金。

    还有玉璧城下的累累白骨。

    其他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现在高伯逸已经积蓄够了力量,打算灭周了么?

    杨愔心转如电,已经明白了高伯逸的野心和打算做的事情。

    灭周,威望到了一个无人可及的地步,齐国国人只知道神勇无敌的灭国战神高伯逸,不会知道这个国家的儿皇帝是谁。

    之后,水到渠成,一切再无阻碍。

    携灭国之威登基,确实是一个好的选择,所遇到的阻力也会最小。

    “宋钦道不是你的亲信么,他去淮南也是一样的。”

    杨愔有气无力的说道,懒得跟高伯逸哔哔了。

    “杨先生,当初先帝制定了一个免赋税的政策,免除淮南十年赋税,这个提议,是您提出来的吧?”

    高伯逸问了一个让杨愔很尴尬的问题。

    免税,确实是稳住新占领区的最佳策略。当年高洋雄心勃勃的从梁国手里夺得了重要的两淮之地,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安定和守住这块地方。

    所以高洋最先就找杨愔问策。

    杨愔给高洋开出的药方就是,免赋税十年,先暂时稳住这里再说。只要能争取十年时间,那么到时候这里的环境就会很不一样。

    从谏如流的高洋,听取了这个策略,目前来看,北齐的两淮之地十分安定,无论是梁国的遗老遗少,还是陈国,都拿这些地方没办法。

    当地人根本不鸟他们。

    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不管你说得封侯拜相多么诱人,也比不上我这里免税的政策香!

    不交税啊,那在古代可是真香!

    然而,不到十年,高洋就死了,如今,正好是这项政策所颁布的第十个年头。也就是说,今年过了以后,北齐朝廷就要找两淮的各个阶层收税了!

    这本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然而在那些享受了十年免税政策的人眼里,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既然能免十年,那么我们闹一闹,你们收税的力度会不会减轻一点,甚至把免税期延长一些呢?

    既然在收税这件事上,底层的民众也是“受害者”,那么我们鼓动一下,是不是就可以形成一股极为强大且团结的力量呢?

    永远都不要低估人性的基本规则,高伯逸就是这么认为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