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660章 赵郡李氏的潜藏实力(上) 神策军将士们所乘坐的船队,浩浩荡荡的路过了济州重镇碻磝城,其间并未停留。然后沿着黄河一路向东,到了离碻磝城不远的荏平县(今聊城市荏平区)停了下来。 为什么船队要在这里停下来呢?因为这里正在修运河,所以高洋就让船队停下来看看。 一条不宽的小河两岸,浩浩荡荡的民夫们,正在挖掘河底的淤泥,企图拓宽河道。 下了船,高洋一行人来到东岸,他指着挑土的民夫问道:“九合,这是在做什么,朕为什么不知道?” 作为北齐的皇帝,他很关心国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挖掘河堤这样的大事,他居然不知道,这就有些过分了。 要知道,水利工程,是人力密集型的工程,动辄十万人以上,需要发动徭役。而发动徭役,则是国家行为,他这个当皇帝的,不可能对这些事置若罔闻。 “陛下,此事微臣略知一二。不如让微臣叫个人来,陛下一问便知。” 高伯逸拱手说道。 “他们挖的这条河叫渎河,只是条阴沟。夏日水多,则连通黄河与济水。冬日水位低,就干了。” “去吧,把人叫到朕面前来,朕要亲自过问。” 高洋满意的点点头,兴趣顿时来了。 不一会,高伯逸叫来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一看就是耕田的苦力,皮肤黝黑黝黑的,还很粗糙。 “等会这位官爷问你什么,你要如实回答,不得隐瞒,知道吗?” 高伯逸告诫道。 那人点点头,低着头不敢看高洋。哪怕高洋穿着便服,那种气势是做不得假的。这位农家汉子知道自己是“摊上大事”了。 “我问你,这么多人,你们不去秋收,在河堤边做什么?” 高洋沉声问道。 “回……官爷,秋收都是河泊司组织的,我们不需要秋收啊。一年种田能有几个钱?”那汉子理所当然的说道。 嗯? 高洋听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来了,那汉子好像对种田不屑一顾的样子,这不太正常啊! “详细说说看,不得有半点遗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