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赵郡李氏的潜藏实力(上)-《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官爷啊,我们都是在渎水两岸种田的。这渎水呢,夏天通,冬天不通。齐州来的货船想去黄河,只能夏天过,不能冬天过。

    所以我们就自发起来挖通这条河,到时候冬天也通水了,日子就好过了。”

    “怎么个好过法?”

    “河泊司的船舶收税是按路程收的,修好了这一段,官府就在我们这设一个仓储点,到时候有钱拿啊,不然谁愿意来啊!”

    那汉子理直气壮的说道。

    高洋挥挥手,高伯逸塞了一把常平五铢给这汉子,打发对方离开了。

    “朕每次发徭役,民间怨声载道。如今这些人居然自发起来挖河,真是怪哉!”

    高洋摇头感慨道。

    呵呵,你是不知道千年后农村里面自发修路然后设收费站呢,这算啥啊!

    高伯逸心中暗笑,没想到脸上的表情被高洋察觉,这位皇帝不悦问道:“九合你是有话要说,还是想笑朕无知?”

    “陛下,俗语有云: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兴。荏平县的和周边的民众,不过是想挖通渎水发财而已,此乃人之常情。天下熙熙皆为利也。”

    渎水是介于黄河跟济水之间的一条阴沟。不通的时候这里的人看着两条河上来来往往的商船干瞪眼,一旦通了,就是黄金水道,睡着都能赚钱,人家能不急么?

    这种事情,在后世屡见不鲜,从前农村里为了争夺上下游的水源,那都是村民自发的带上锄头就上,千人级别的械斗时有发生。

    现在不过是自发组织起来挖河道,都是洒洒水的小事情,毕竟挖河又不会死人。

    ……

    大概是白天发生的事情跟高洋的冲击实在太大,刚刚入夜,他就钻进神策军的帅帐,也不知道是睡了,还是一个人在独立思考,反正就是不允许他人打扰,包括高伯逸。

    “唉,这些人,还真是钻进钱眼里了。”

    高伯逸看到岸边的民夫夜里还在挑土,自然是明白对方的顾虑在哪里。

    他们在抢时间!抢在入冬以前,让渎水贯通。因为现在已经进入枯水期,虽然河道每日都在挖,实际上看起来里面的水反而更浅了。

    服徭役的时候,好处是别人的,辛苦是自己的,谁愿意去搞呢?等这条河挖通了,在岸边设个关卡收钱,岂不美哉。

    虽然钱是东河泊司收走了,但自己多少也会有点好处吧?

    然后再设个渡口,岸边搞点供人歇脚的客店什么的,这地方经济不就拉动起来了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