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徐子矜很激动:“我同意。” 潘之年也很高兴:“那你能来帝都一趟吗?” 徐子矜不准备去。 “潘主编,我的文稿是在我干妈的指导下写的,她可以全权代表我。” “我去一趟实在不方便,您找她可以吗?” 两人的关系潘之年早就知道,他点点头:“好,那我跟老师联系一下。” “对了,你的新文还有多少字?花季那边也想出版。” 现在正在《帝都日报》第八版连载的文,是徐子矜自己写的。 这是一部关于老师与学生的故事。 一部关于师生情、父子情,家庭伦理的情感剧。 这本小说,上辈子她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如今重修几次,加上徐子矜如今的人生阅历,它比《葵花少年》的反响还要好。 千字十元的稿费,也涨到了千字十五块。 这个稿费的标准,在这个年代已经是最高的了。 听到这个好消息,徐子矜心中很兴奋。 “还有十万字左右,月底我就可以把余下的稿子给您。” “好好好,太好了!” 潘之年在电话里大喜:“那我就等着你的全稿了。” “嗯,我会努力的。” 一个小时后,余琴的电话来了:“不来一趟?” 徐子矜一脸为难:“寒洲不在家,这几个月培训安排得太多,实在走不开。” “干妈,你们刚刚回到工作岗位,肯定很忙。” “对了,我给你们寄的被子和大衣,收到了吗?” 国家把房子还给了他们,工资也补发了,可家里的东西,什么都没有了。 有钱还不行,这年头什么都要票。 单位也补了票,只是一下子要买这么多的棉衣棉被,实在是不现实。 现在的帝都,已经冷了。 几天前接到余琴的电话,通话过程中,徐子矜听到边上有人在说,今年帝都的天气冷得太早了。 于是,在省城的时候,她直接在空间找了四床厚实的蚕丝被寄了过去。 同时还寄去了一大麻袋的棉衣棉裤棉鞋。 “你干爸已经去邮局拿回来了,这东西,真的买都买不到。” “你这操心的丫头,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我妈呢。” “家里啥都有,以后别这么费心了,从广省弄过来很麻烦。” 余琴很难得一次性说这么多,看得出来,她已经恢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