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到了京城,随便来个人都有做官的亲戚,几个举子扔进河里都翻不起丁点水花。 老伯到底年长些,经验老道,扭头去找人问路。 只是旁边都是做生意的小贩,他又不买人家东西,人家自然不耐烦答。 挥挥手示意他一边去,别碍着做生意。 就是这一回头,老伯眼前一亮。 “姑娘!又遇见你了!” 秦瑶露出一抹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走吧,我带你去。” 正好去一趟京兆尹,瞅瞅刘季把事情办妥了没。 眼看老伯把秦瑶领过来,两个青年男人是既惊喜又羞愧。 二人客气道:“麻烦姑娘了。” 秦瑶微颔首,没有多说什么,走在前面领路。 三人背着行囊跟在她身后。 走着走着,秦瑶耳边传来“咕噜”一声腹响。 这声音好像能传染,一声响罢,另一声又起。 秦瑶回头看去,老伯和两个青年男人,脸都尬红了。 秦瑶抬头望天,已是正中午。 “没吃早饭啊?”她问。 三人齐点头,老伯解释:“初来乍到,学政司那边没登记好,心里便一刻不敢放松,只想着先将考生认证办妥再寻一住处自备饭食,没想到京城里这般大,走了一上午还没能走出这条街。” “老伯还备了饭食?”秦瑶有点好奇。 她没见过古代赴京赶考的考生,还以为大家都是准备充分才来。 适才见了这三人,才想起来,这里既无导航,也无网友各种攻略可共享。 有学问者人人为私的时代,若不是师徒门生,普通人单是离家来京,便已是极不易。 再成功走到京城的,更是经济、体力、智力中的佼佼者。 果然,老伯反手指了指自己背上行囊说:“在下备了些家中带来的五谷,初来乍到,容易水土不服,但有家乡五谷就不怕了。” “而且自己做饭食,也能节省许多银钱。” 老伯大大方方的,秦瑶听着只觉得十分有趣。 另外二人显然比较好面,不说舍不得吃这路边摊子十几文一碗的面汤,只说忙忘了。 “不急不急,先将事情办妥再说。”二人乐呵呵说。 只是肚子还是不争气,发出咕噜噜的叫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