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就是在这十几页纸的空间里,这个作者用极度高屋建瓴的视野,把数字阵列雷达技术的全貌进行了拆解,明明白白地列出了所有的技术难点、所有的解决方案、所有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要求、所有的替代方案、甚至还有所有可能的衍生技术及优先级…… 虽然在大部分时候,所谓的解决方案都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可那几句话,无一不是浓缩到极致的、足够劈开一切障碍的精华。 能做到这种程度,刘永坦真的没办法想象这个作者对雷达技术的研究到底有多深刻。 作为国内雷达研发的领头人,作为以一己之力让整个国家拥有了超视距探索能力的超级大牛,在这一刻,他甚至都感觉到了一种压迫感。 来自纯粹技术领域的压迫感。 真想把这小子拐过来啊…… 可惜,他已经被601所提前圈下了。 就算后期要调动,排着队要抓他的部门也有一大堆。 战斗机搞完了搞航母,航母搞完了搞舰船,舰船搞完了,说不定人家又去搞核潜艇了。 何年何月才能轮到雷达? 这么想来,能占这一次便宜,提前搞到数字阵列雷达技术已经很不错了。 做人就是不能贪心不足,要不然很难活得长。 想到这里,刘永坦释然地叹了口气,他挥手招来自己的助理,语气温和地开口问道: “小王,设备都到位了吗?北机电所那边怎么说,我们要的东西什么时候能送过来?” 被叫做“小王”的男人真名王永良,他的身份其实也不一般,但在刘永坦面前,还是乖得像个没毕业的学生。 “刘老,北机电回复,说大概后天能保证所有设备到位,同时到位的还有国博那边,他们反馈说第一批T/R模块也是在后天交付,不过数量只有200个。” 刘永坦点点头,略带笑意地说道: “200个也还行了,毕竟时间那么紧。看来55所那帮臭小子也长大了啊,能独当一面了。” 所谓的55所,其实就是中电科55所,它是国博电子的上级,也是实质的研发部门。 那里的科研人员都相对年轻,刘永坦一直觉得他们办事太飘,对他们态度很严厉,在王永良的记忆里,这一次是他第一次当着自己的面夸奖。 于是,他也附和着说道: “那确实是不错了,咱们现在科研人员普遍都开始年轻化,甚至连我都算老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看着他们逐渐成长起来,我也觉得挺感慨的。” “总算是熬出头了啊!” 刘永坦哈哈一笑,随后故作严厉地说道: “这才哪到哪啊,你可还没熬出头,连个院士都没评上,也敢说自己熬出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