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淘到宝贝了-《成都探戈》


    第(2/3)页

    冯超脱口而出:“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沙秋雯和张少南同时惊讶说道:“呀!出口就是陆游…。。”

    冯超笑了:“还是二位高,我真忘记这是陆游的诗呢,还当作了打油诗想起呢…”

    沙秋雯笑道:“别在这互相吹捧,打击古人抬高自己…。

    没等沙秋雯说完,冯超就头伸出窗,贪婪的看起来,听着沙秋雯和张少南的介绍,眼里充满快乐。

    张少南早就按捺不住了,趁小妹询问上菜,就说:“风景以后看,吃完饭我们还可以陪你进去逛,上菜。”又一边掏那六个铜钱一边说:“今天我淘到宝贝了,看,这样的,现在市面上一个就要五六百,还买不着。”

    “你就为这个请吃午饭?” 沙秋雯和冯超几乎同时。

    张少南忙说:“当然不是,是因为等你们,顺便在送仙桥艺术城…。”

    沙秋雯:“那,娃娃脸别淘气,说,为啥叫我们来?”

    张少南笑道:“这不,给操哥接风,为操哥送行…。。”

    沙秋雯:“怪了,那让我来干吗?而且还没有告诉我你请了他。”

    张少南笑道:“这不,我是想给你们惊喜。我们一起…。。”

    沙秋雯:“要请,我自己会请的。撒谎,你那点板眼,哄不了我。别淘气了,不然,我拧耳朵了。”

    张少南笑道:“还是娜拉厉害。不过,我真是请操哥,本来渺渺要来,临时出差了,等她回来时操哥已经走了,渺渺要我专门向你表示欢迎、欢送和歉意。”

    冯超很感动:“谢谢弟媳…”

    张少南叫道:“什么?什么?应该叫嫂子!”

    冯超向沙秋雯:“你是班委,你说他大还是我大?” 同学的年龄还真只有班委才清楚。他们班上同学来自天南海北,除个别大两岁外,都是7岁读书的,年龄差不多,成都来的就冯超和张少南,早读书两年,所以年龄也是他们小些,只有沙秋雯也是同样原因,比他们俩还小两月。

    这时上菜了,小妹报菜名,是按照有关方面的要求,必须用普通话报告菜名。张少南就跟着小妹的普通话,向冯超用成都话复述。还说什么她用那地方口音的川普报川菜,把川菜的文化、川菜的幽默、川菜的美妙全打了折扣。可是,上面又规定了它们必须说普通话,不然,要扣工资、奖金,所以我翻译,让你这个外国人重温少年的记忆。小妹你别多心,如果是标准的普通话,这菜名就更难听,更难让人理解。不信,你让中央台最权威的陈铎老师说“抄手”。还有一些专家在翻译川菜名字时,硬要用意译,更是让人莫名其妙,把成都的麻婆豆腐,翻译成长大麻子的老女人作的豆腐,或者翻译成又麻又辣的碎肉豆腐,还有麻婆豆腐的丰富含意吗?其实这些有自己文化底蕴的东西,就直接用原名就行的,比如汉堡包、比萨饼,不都是音译吗?如果也意译,叫什么面包夹生菜牛肉、烤蔬菜碎肉饼,肯定没有意思了。就不知道一些人对自己的文化是怎么想的。

    酒宴本来就充满欢笑,朋友,特别是成都好朋友间摆龙门阵,都是话题不定,说到哪都可以引起新话题,所以才有了成都的民间文艺“散打”。冯超好多年没有享受过这样的生活乐趣了,开始是听,听张少南的谐趣幽默,听沙秋雯温情深沉。他激动、他惶惶、他向往、他欢乐,过去的一切美好都泛了出来。

    “娃娃脸,这已经酒足饭饱了,你还卖关子?” 沙秋雯接着一个话题说道。

    张少南突然不笑了:“好,我看现在基本上到了渺渺规定的发表时间了,她说只有大家吃好了,才能进入下个程序。不然,客人一定不吃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