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吾愿降陶-《三国好孩子》


    第(2/3)页

    “他们在谈些shíme?”杨长史赶紧又问。

    “麴将军,休听曹贼蛊惑!吾等久受袁氏大恩,岂能背主求荣?留下千古骂名?!”

    不等赵云回答,阵中已然响起了沮授的fènnù咆哮,紧接着,曹老大的爽朗大笑声音也传了过来,“公与,事到如今,汝还固执作甚?本初无谋,不用君言,君何尚执迷耶?公若与麴义同归于吾,天下何足虑哉?!”

    “是啊,公与先生,先登将军,丞相求贤若渴,好贤礼士,二位还是早早弃暗投明,与我等共同辅佐丞相成就大业,共享富贵……。”

    张郃和高览也一起开口相劝,可是他们的说词还méiyǒu说完,袁军阵中已然响起了咱们杨长史的怒吼声音,“曹阿瞒,汝这欺世盗名的奸贼诈徒,休得在此巧言令色!汝是何人,旁人不知,我最qīngchǔ!”

    guānxì到zìjǐ的舒县封地,也guānxì到zìjǐ的身家性命,杨长史彻底急了,顾不得徐州军队目前与曹军暗底里实际通好,直接就拍马冲进了阵中,远远就大吼大叫道:“麴义将军,沮授先生,休得听曹操奸贼花言巧语,汝等若是降曹,必然自取其祸,悔之莫及!”

    “杨宏?!”曹老大终于认出了杨长史,也顿时大怒道:“杨仲明,汝这卑鄙小人,来此作甚?”

    “当然是来救麴义将军和沮授先生!”每每到了关键时刻,咱们杨长史的正常脑细胞总能压过酒色细胞一头,这次也不例外,拍马冲到了麴义和沮授身边后,杨长史飞快的向麴义和沮授抱拳说道:“麴将军,公与先生,曹孟德劝你们归降于他。在下杨宏身为外人,不敢插嘴反对,不过在二位做出决定前。在下想先请二位听一个小故事!”

    “shíme故事?汝是何人?”四十来岁的麴义疑惑反问道。

    沮授在pángbiān飞快的给麴义介绍了杨长史的身份和来历,然后对大袁三公忠心不二的沮授又飞快说道:“仲明先生,你有shíme故事,就尽管说吧。授与麴将军定当洗耳恭听。”

    “是一个关于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故事。”杨长史只用了一句话就让曹老大变了脸色,然后杨长史飞快笑道:“在十年前,有一个奸贼在洛阳犯了事被朝廷通缉。逃出洛阳到了中牟,被中牟县令拿住后,奸贼用花言巧语骗了中牟县令,不仅méiyǒu让中牟县令杀了他,还骗得中牟县令弃官随他远走天涯。”

    “然后呢,那奸贼带着中牟县令逃到他父亲的结义兄弟家中,他父亲的结义兄弟出门沽酒。让家人杀猪款待奸贼和中牟县令,那奸贼听到磨刀声以为是父亲的结义兄弟想要杀他,就先下手为强杀了他父亲结义兄弟的全家,然后又带着中牟县令逃走,在路上遇到了他父亲的结义兄弟沽酒而回。因为害怕暴露行踪,就一刀又杀了他父亲的结义兄弟,中牟县令指责他不该滥杀无辜,那奸贼就说了这么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好,我说完了。”

    听杨长史飞快说完了这个小故事,曹老大的黑脸几乎都成了铁青色,怒瞪着杨长史眼中几乎喷火,吓得素来胆小的杨长史赶紧缩头,ángbiān的麹义、张郃和高览则满头雾水,不懂这故事说的是谁,是shíme意思?惟有沮授察言观色,又细一回忆,惊叫道:“十年前弃官而逃的中牟县令?莫非是陈宫陈公台乎?!”

    “公与先生高明,就是陈公台。”杨长史点头,又笑着补充了一句,“对了,差点忘了,那位中牟县令,最后也是死在了被他救过性命的那个奸贼手里。”

    沮授顿时笑了,曹老大却忍无可忍了,猛的拔剑在手,吓得杨长史赶紧退后,大声道:“孟德公,我可méiyǒu说你的名字,你难道想不打自招?”

    “shíme意思?”麹义终于醒悟了过来,疑惑道:“那个恩将仇报、狠毒无情的奸贼?莫非是说……。”

    麹义也méiyǒu说出曹老大的名字,但眼睛却yǐjīng直挺挺的看向了曹老大,对面两旁的张郃和高览也是满脸惊疑的偷看曹老大,心惊胆战却不敢言语,惟有沮授是大笑说道:“孟德公,想不到你竟然还干出过这样的漂亮事,真是让人钦佩,让人钦佩!”

    “那是陈公台谣言诋毁!是吕伯奢的儿子企图谋我,我才不得已杀之!”曹老大心虚的大吼了一句,间接的承认了杨长史故事里的主人公就是zìjǐ。

    沮授再次大笑,拍着pángbiān的麹义笑道:“先登将军,看来你不光得考虑千古骂名的问题了,也得考虑一下屈膝之后的性命问题了,不分青红皂白,连zìjǐ的长辈全家都下得了手,将军若是归降了他,下场如何,将军可是要掂量qīngchǔ。”

    麹义不说话了,曹老大那边却恨不得把沮授当场掐死,把杨长史先奸后杀再奸再杀!努力压住了胸中怒气后,曹老大放缓声气向麹义说道:“先登将军,闲话多说无益,我也直说了,眼下贵军的情况将军十分qīngchǔ,袁绍主力已然被我全歼,将军深陷重围已成孤军,上天无路,下地无门,袁绍又不识人才,赏罚不明……。”

    “先登将军,孟德公这话说得太对了。”杨长史接过话头,飞快说道:“将军困守济阳孤城,粮少援绝,如何能抗曹孟德虎狼之众?不如早早率军东进,前往昌邑投奔我家主公徐州陶应使君,我家主公求贤若渴,任人惟贤,将军若去归附,我家主公必然倒履相迎……。”

    “杨仲明,汝住口!”曹老大怒不可遏的大吼起来,“官渡之战是我打的,陶应小贼有何资格招降麹义队伍?”

    “孟德公这话就不对了。”杨长史惫懒的笑道:“我家主公对麹将军和沮先生一向尊敬,怎敢用招降二字?我家主公是派在下来济阳邀请,邀请陷入困境的麹将军和沮先生率军东进,与我徐州大军会合。”

    “邀请?”曹老大怒极而笑,咆哮道:“他陶应小贼。有何资格邀请名满天下的麹义、沮授去投?吾乃大汉丞相,麹义将军和沮授先生若是投奔于我,朝廷官职。君授爵位,要shíme有shíme,这些东西,他陶贼能给否?”

    “太好了!”杨长史鼓掌。然后向曹老大伸出了一只手,笑道:“曹丞相,正好。拿来吧。”

    “拿shíme来?”曹老大大怒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