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实孩子-《三国好孩子》


    第(2/3)页

    陶应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在二十一世纪,陶应叫陶明武,是一个公正廉明、人品高尚又前程远大的优秀人民公仆,在向正科级发起冲击的关键时刻,因为驾车偶然犯错,接连应付了三场酒局的陶明武连车祸的原因都没有搞清楚,糊里糊涂的就来到了这个时代,变成了在历史上名声不小的徐州牧刺史陶谦的次子陶应。

    很巧的是,陶应字明武,又可以叫做陶明武,恰好和陶副主任同名同姓。

    陶副主任不是很吃亏,陶应今年正值二十芳龄,身体十分强壮和健康,也还没有娶妻生子,让陶副主任既可以多享受几年的青春年华,又不用替别人养老婆孩子,同时陶应徐州牧二公子的身份,也比陶副主任以前那个副科级强得多。

    陶副主任也很郁闷,陶谦在《三国演义》里本就以温厚笃纯著称,他的两个儿子却比他还要老实忠厚,长子陶商胆小懦弱、武不就文不成也就算了,次子陶应更是三锤子打不出一个屁来,憨厚质朴得几近痴愚,陶谦叫他向东,他就绝对不敢往西走一步,陶谦叫他读书,他就拿着竹简从早读到晚,没有陶谦的话就不敢放下竹简,那怕碰上人生三急都不敢动弹,为此还闹出了无数笑话,全无半点主见,不要说徐州的官吏将领了,就是普通百姓和陶府下人,都没有一个人瞧得起他。

    陶副主任能够附身到老实孩子陶应身上,也是托了陶应的胆小之福,几天前的晚上,陶应遵从陶谦的吩咐上城巡逻,恰好赶上曹军偷城,几个曹兵借着夜色掩护攀上城墙,与陶应的巡城队伍撞了个正着,人数少的曹兵挥刀拼命,身边领着三五十人的陶应却吓得放声大哭,抱头逃命,竟然还失足摔下城墙昏迷过去,最后偷城的曹兵被徐州将领曹豹率军杀退,陶副主任也乘着陶应昏迷的机会鸠占鹊巢,接管了这个老实孩子的身体——然后替这个老实孩子承担陶谦的臭骂和徐州军民的嘲笑,郁闷得几乎吐血。

    “厉害!太厉害了!”

    再次响起的欢呼声打断了陶应的回忆,陶应凝神定睛看去,却见远处战场之上,一员刘军虎将手里拿着长得几近夸张的长矛身先士卒,率先冲破了曹军的列队拦截,长矛所到此处,曹军将领士兵无不披靡,一个曹军将领还被他的长矛直接从马上挑飞,垂死的惨叫声音,即便是在徐州城头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同时也让城墙上的徐州军民再次爆发出了振奋人心的欢呼声音。

    “二弟!二弟!二弟你看到没有?看到没有?”大哥陶商吼叫着冲上了台阶,冲到陶应面前,双手抓住陶应的双肩不住摇晃,兴奋得简直就象是一个刚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

    “回兄长,小弟看到了。”陶应恭敬的回答,尽可能的让自己尽快熟悉这个时代的说话语气与称呼习惯。

    “二弟,你看,那个拿长矛的将军,会不会就是玄德公的三弟,张飞张翼德?”陶商指着远处那名手持长矛的刘军将领,激动问道:“二弟,你说,他会不会就是糜别驾说的那位张翼德?在虎牢关和玄德公、关云长联手大战吕温侯的张飞张翼德?!”

    “兄长所言极是,应该是张翼德张将军吧。糜别驾也说过,张将军手里拿的,正是丈八蛇矛。”陶应顺口敷衍,心里盘算的却是另一件大事。

    远处那位将军是不是大名鼎鼎的张飞张翼德并不重要,对陶应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保命!因为陶应已经打听到了,自己的便宜老爸陶谦好心办坏事,派都尉张闿护送曹操的亲老爸曹嵩过境,张闿那个白眼狼干掉了曹嵩全家,抢走了曹家的大把钱财去干山贼那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去了,结果暴跳如雷的曹操把帐算到了陶谦头上,领着大军杀到了徐州,发誓要屠尽徐州军民百姓为老爸报仇,做为陶谦的次子,陶应如果落到了曹操的手里,下场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