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怒怼高士廉-《贞观唐时月》
第(2/3)页
李二陛下和一众大佬商量的结果,也不出楚泽的预料之外。自然是加高河堤和筹集粮食两手准备。
一边让于越泽全力征调劳役全力加高黄河河堤,且因为时间紧急,所有十二卫,总共抽出五万军士加入到其中。
另外,由萧瑀负责,全力从各地快运粮食到长安城内。但具体方案还正在制定之中。
运粮?岂是说一句就可以办得到的事,要在短短三个月内,筹集运送一百多万人口一个多月的用粮,少数也要六百万石。
这么多粮食,陆运根本不可能做到此事。长安就在糟运河道要害处,附近县平时都是依赖长安的粮食的,如今长安急需囤积大量粮食。这期间附近的县邑也不能不管,陆路运来的那点粮食,恐怕都不够附近县耗用的。
水运比陆运自然要快得多,并且大唐第一粮仓江淮两路与长安之间刚好有漕运。可是一时间要筹措如此多粮食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突然抢购……引起地方粮价突然暴涨怎么办?
就算其他地方州县筹集到了如此多粮食,除去筹集粮食至少一个月的时间,能够在剩余的一个多月时间中将六百石的粮食运到长安?
运输的损耗和船只倾覆的损失这都可以忽略不提,可是各段河道水位高低不同却是难以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直以来,遇到这种问题,都是粮食运过一段河道就要停靠码头,将粮食尽皆搬上岸去,再用马车运至下一河道码头,装船起运,这样不停地搬卸,一个多月之内真的能够将足够的粮食用到长安?
此事随着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人不断分析推断,都认为难度极大。甚至长孙无忌认为此事困难重重,根本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