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筑造王朝根基-《沧澜秦梦》
第(2/3)页
九寺五监,九寺分别是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五监是:国子、少府、将作、都水、军器。
除此之外,还设立了御史台。御史台为最高监察部门,设御史大夫1人为其首长,以御史中丞为其副。”
随着范仲淹的讲述,以及竹简上的写的详细内容,五人也明白了这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作用。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制度较现在帝国的制度完备的多,各个部门职责明确,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各种职官分工细密,职守分明。
五人纷纷点了点头,这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制度确实是好,可是他们关心的远远不止这些,他们更关心的是关于有关军队制度方面的问题。
五人的神情都写在了脸上,墨枫、凌天磊几人还能看不懂。墨枫会意一笑,对着尉缭说了一声:“尉缭参军,该你了。”
“诺!”尉缭笑了笑,也从怀中拿出了几卷竹简,摊开了其中一卷竹简,说道:“雍州二州,除去各地驻守的部卒,我军手上零零总总现在总共有十二万军队。现决定把这十二万大军改编为五个军团,这五个军团,乃是我秦军的常备军团,属募兵。每个军团分为左右左右两军,左军着黑甲,右军着红甲。每个军团设上将军一名,以统领整个军团。大将军两名,分别统领左右两军。
一军的10000人,每军下辖四师,每师2500人,由师长统领;每师下辖两旅,每旅1250人,由旅长统领;每旅下辖五队,每队250人,由队率统领;每队下辖五火,每火50人,由火长统领;每火下辖五什,每什10人,由什长统领;每什下辖两伍,每伍5人,由伍长统领。
此外,废除郡国兵制度,各郡县实行折冲府和预备役制度。所谓折冲府,便是在各郡县要冲以及边境地区建立折冲府,每府编制为一旅1250人。这折冲府,采取征兵制,凡是年满二十,不满三十五的男子只要身体适合,都要服兵役五年,服役期间免除其全家的徭役。
而预备役制度,在凉州已经开始施行了,凡在二十以上五十以下,身体健全的男子(当然,府兵和常备军不在内),都要编入军籍,为预备兵。无论是商人、普通百姓或是其他任何人,都一视同仁。农忙时节,各自务农、经商,这农闲时节,都得参加折冲府组织的训练。”
看着尉缭拿出来的竹简,五人不由得点了点头,预备兵是未来帝国的预备兵力,府兵便是今后帝国的地方军和边防军,常备军则是野战部队。这预备兵、府兵和常备军一环扣着一环,构思之严谨、设计之精巧,实在是令人赞叹呐!这样一来,这整个帝国的兵力就都集中在帝国的皇帝手中了。
“五位将军!”正当五人陷入在沉思中时,孙膑打开了其中一卷竹简,开始说了起来,“五位将军,这卷竹简里面所记载的乃是我秦军即将要实施的军功制度,名叫勋官十二转。
凡以军功授勋的,战场上或战后由随军的书吏记录战前的情况,战争的过程和胜负的结果,同时要记录每个官、兵杀死或俘虏敌人的数字,上报到尚书省吏部。吏部的司勋郎中反复审查,验证为实,然后拟定官阶,奏上皇帝,等待授官。
以战前的条件分:以少击多为“上阵”;兵数(包括战士人数和装备)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按战争的结果分: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四十,为“上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二十,为“中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十,为“下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