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中选理由-《深度罪恶》
            
            
            
                
    第(2/3)页
    墨窦听他这么说,也冒出了另外的一个疑问:“假如你说的对,那第一个方面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假如那个被害人真的注意到了凶手留下的密码,并且很认真的去破译解读,最后成功的破解出了密码背后隐藏的内容,提前有所防备,那凶手的计划不就实施不下去了么?”
    “我觉得凶手既然设计了这样的作案方式,就不可能是盲目行动的,他不仅因为某种原因选中了这几个人作为目标,并且还一定有什么便利条件能够让他接触或者暗中观察目标人物的一举一动,假如他事先发觉对方已经识破了他的计划,我想他很有可能就会临时改变计划。”
    “那凶手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去接近对方,观察对方,才能让对方不起疑心,或者不发觉呢?”墨窦依旧不解。
    面对这个问题安长埔也只能摇摇头:“我也还没有找到答案。”
    “若男,你是怎么想的?”眼下已经算是本案当事人之一的秦若男在一旁坐着半天都没有吭声,程峰只好主动开口询问她的意思。
    秦若男回过神来,也是摇头:“我也没有什么想法,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会收到那些密码,是什么原因让我被选中,但是一直都没有想到一个最合理的解释。”
    “对,我正想说这个,我觉得,关于凶手选择目标的规律或者原因,咱们有必要仔细的分析一下。”程峰看了看其他人,用手指关节敲了敲自己的办公桌,微微皱起眉头说。
    “是啊,如果说在c市得罪的人多少,若男是最后一个进的重案组,就算轮到咱们谁,也不应该轮到她呀。”田阳也挠了挠头。
    五个人一同陷入思考中,各个眉头紧皱,半天都没有人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墨窦才最先开了口,把自己的一个猜测说了出来:“你们说,有没有可能咱们这一次遇到的凶手是专门挑着b市人,或者说在b市生活过的人下手呢?你们看,若男家是b市的,沈大年之前也在b市生活过,你们不觉得这个很巧合么?”
    “我觉得你这话说的对,”田阳一开口,似乎是赞同了墨窦的分析,紧接着他却又话锋一转,“的确很巧合,也只能是巧合。”
    “为什么?”墨窦不解。
    安长埔和田阳的观点一致,开口替田阳解释说:“你想,咱们现在加上若男,一共涉及到四个人,虽然若男和沈大年都与b市有一定的渊源,但是你忘了你和田阳之前处理的那起案子,死者从来都没有到过b市,更别说是那里人了,姜燕也从来都没有到过b市,没道理同一个人作案,却前两个选择了非b市也没有任何关联的人,后两个却忽然对b市生活过的人感兴趣起来的。”
    “你这么说也有道理……”墨窦挠挠头,无可奈何的承认安长埔和田阳的观点确实比较说得通,而自己之前提出来的,看起来果然只是个巧合。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程峰看了看安长埔,“就像刚才长埔说的那样,这个案子里面出现的密码,存在故弄玄虚,让咱们无法正确判断案件类型和侦查方向的可能性,那么根据这个推测依此类推,或许凶手在选择下手对象的时候,并不是因为这些人的身上具有某种特质,或者什么共同点,而是因为什么其他比较简单直接的原因,咱们试图寻找共同点这件事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方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