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完了,小祖宗,咱们这对话还能继续吗? 楚岺均哀叹一声,觉得头又疼起来了。云容这孩子,倒是挺讨人系魂,可怎么这么不懂人情世故? 哎对了,说到这个才想起来,还有要紧事没有问呢! “云容啊,这……怎么弄得一地书呢?”他尽量语气温和,循循善诱,“书不拿来看却随地乱扔,可不是个好习惯……” “都看完啦,而且都记在这儿呢。”小少年一歪头,一手点点脑门儿,原本双手挽起的长发又散了下来,在胸前翩然一荡。 “都……看完了?”楚岺均目瞪口呆。这可是满屋子的书! 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嗯。”小少年黑眼珠亮晶晶,对楚岺均的惊诧不以为意,细弱手指又卷着头发玩起来,更衬得黑发如墨,指如葱根。 楚岺均木木地摊开手中一册书卷,正是诗三百的《淇奥》一首,嘴角依然一抽一抽的,好容易捋平了舌头:“那你说说……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何谓君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博观约取,厚积薄发,钟磬齐鸣,玉振金声。”小少年展颜一笑,眸子里像是荡漾起了涟漪,“譬如兄长,一见倾心,终不可谖兮。” 那双小鹿般湿漉漉亮晶晶的眸子就这么盯着自己,楚岺均顿时被自己口水呛得咳了两声,脸也腾地一片通红。 他勉强定定心神,垂下眼躲开小少年的视线,又狐疑地摇摇头:“……想必你已读过诗三百了,这不算。” “我就是昨夜在这儿读的!”小少年有些不满地嘟了嘟嘴,但马上又很有风度地一摆手:“不过无妨,兄长不信,再考考就是。” ……倒不是他不信云容,只是一夜读万卷,过目便不忘这等事实在是闻所未闻,不由得他不狐疑。楚岺均又展开手中另一卷,见是《左氏春秋》之哀公元年,便又考问道:“数百年前晟国兵临我昭国之境,召陈怀公时,大夫逢滑何以谏怀公,使之信晟国犹难胜,昭国尚可存?” 云容毫不犹豫道:“逢滑曰,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昭国虽处绝境,但仍爱惜国民,而晟国虽势大,然兵马曝于日,尸骨弃于野,君主毫无悯恤之意,是以昭必兴,晟必亡也。” 小少年一笑,露出颗颗白牙,像是邀功般凑过来:“兄长,这回你信了吧?” 楚岺均猝不及防,吓得下意识往后一缩。 哈哈哈,其实早在他带着她骑马入城时,云容就发现了一件极有意思的事。 彼时斜风细雨,骏马飞驰。 她在楚岺均怀里伏着身,望望眼前越来越近的邵都城门,感觉到背后那人僵得像块木头,心跳如擂鼓,耳边还时不时被他温热的呼吸吹得痒痒的,不由得缩了缩脖子,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 ——真没想到,这位清俊的文神小郎君,原是个读书读傻了的小呆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