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 web界面的突破:可视化的力量-《造个系统做金融》


    第(2/3)页

    陈帆点头,没有解释太多,直接进入演示。“这是实时行情,数据每三秒同步一次;历史回测可以验证策略有效性;风险评估会自动分析个股潜在隐患。”

    他说完,点击某只钢铁股的详情页。系统弹出评分面板,总分68,属于中等偏下风险。

    “怎么算出来的?”另一名工作人员问,“有没有考虑政策影响?比如最近会不会出台产能调控?”

    林国栋也看着他,没说话。

    陈帆没辩解,而是切换到后台参数设置页,调出计算公式列表。“当前版本基于市场行为数据,暂时没接入政策变量。”他顿了顿,“但如果需要,我们可以手动加入权重。”

    他当场新建一个“宏观因子”字段,输入“供给侧改革预期”作为标签,设定初始影响值为0.3。系统重新运算,那只钢铁股的风险等级从68降到54,颜色由黄转绿。

    林国栋微微颔首:“这样才有参考意义。”

    市科委的人交换了个眼神,其中一人掏出手机拍下界面。“比我们之前用的那个专家系统清楚多了,至少知道为什么给这个分。”

    陈帆补充:“下一步打算加上行业均值对比。单独看18%的波动率,普通人不知道高低,但如果旁边画一条同行平均线,一眼就能看出是不是异常。”

    “你做。”林国栋说,“下周我们要看完整版。”

    人走后,他立刻动手。他在数据库里新增一张行业基准表,导入各板块近半年的平均波动、市盈率和资金净流入数据。前端图表增加第二坐标轴,灰色虚线代表行业水平,实线是目标个股。颜色标识也改了规则:低于均值用绿色渐变,持平为黄色,超出30%以上则标红闪烁。

    改完已是深夜。他重启服务,连续运行三大模块十二小时,监控日志未出现崩溃或延迟超标。屏幕上,K线图平稳延伸,风险雷达图随数据更新缓慢旋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