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孔甲直接给跪了。 这《三字经》涵盖世间哲理,且语句简单,朗朗上口。 简直是最佳少儿读物。 作为儒家大能,孔甲只是简单地听了一番便晓得这其中关键所在。 靠着通俗易懂的三字真言,从思想、人文、科学等方面阐述了事物变化规律。 虽然孔圣人之言涉及面更广泛。 但是比不过人家简单。 就刚才赵立朗诵了一遍,学堂里的少年聪颖一些的已经记住部分诗句。 “公子大才。老朽愿将此物献上。” 孔甲叹了口气。 这是啥。 看着手上由墨黑色玉石雕刻而成的精致毛笔。 其甚至不到一寸长,却在每一处细节雕刻的栩栩如生。 赵立捏在手里把玩半天,也没看出个啥。 “卧槽,你别给碰坏了。” 孔甲差点骂娘。 天知道他是下了多大的勇气才将此物赠与赵立。 “不然你就还回来,我再给你个其他东西做补偿。” “这东西丢了,可就有了大麻烦了。” 听到这话,赵立毫不犹豫的将其收入囊中。 开玩笑。 到了自己手中的东西,怎能轻易吐出去。 “这究竟是何物。” 听到赵立的问话,孔甲眼神闪烁了一下。 “日后你自然会知晓。” 接下来,任凭赵立再怎么询问,孔甲也只是让他好生保管此物。 “孔先生,咸阳城那边布庄刚开业,急缺人手,我准备组织学堂里的学生进行轮流实习。” “轮流实习?” 这个新颖的名词引起了孔甲注意。 赵立组建这个学堂的原因他也是知道的。 短期的目标就是为了他的商业计划输送人才。 而长期的目标,则是定向培养各行业人才。 对于赵立的目的,孔甲并没有反对。 他也不是过于迂腐的人。 一开始他可能还有些反对,但如今也接受了这个事实。 指望学堂里这些娃娃各个都学有所成,成为儒家顶梁柱自然不现实。 赵立也不会同意。 他可不是慈善家。 从开设的科目就能看出。 赵立首推的便是算术。 其次则是文字书写。 除此之外,学堂里的学生还需要学习一些基本商业理论以及话术。 用赵立的话来说,就是学有所用。 并且赵立还大力鼓吹因材施教。 有的学生算术比较好,赵立就让他着重去钻研算术。 有的学生口才比较好,赵立就让他去钻研商业之道。 至于把儒学纳入学习范畴,还是孔甲极力坚持下才成功。 按照孔甲的话来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