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别来山海-《不臣》
第(2/3)页
小智皓有些疑惑的看向老僧,奶声奶气的问道:“你是谁,为什么会认得我。”
老僧只是哈哈一笑并未回答,转而看向引渡,虚弱道:“此疫非疫...实则为蛊,此蛊宿于人身,人病,且人间相传,难以遏制,蛊毒可消啊,人心难测,以蛊为恶之人,总有各种缘由为祸世间,故不得不防....”
引渡行了一个佛家礼节,念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本章未完!)
第二百三十一章、别来山海
,你把所有蛊都宿到自己体内,是为了寻求解决之法?”
似乎察觉到老僧会死的小智皓竟小声哽咽的啜泣落泪,心里没来由的难过。
老僧看向智皓,语气虚无,闭目垂声道:“好孩子,不哭...我有几件事要交代,我死后,不立碑,不立传,你们要继续此前诊籍药方的整理,天下医者皆可观之,若不幸再遇生灵涂炭,愿你们可以与天下医者相扶相互,同众灵共度劫波,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如麦秋色的阳光散落在老僧破旧衣袍上,一只麻雀落于其掌心叽叽喳喳,抬手任由麻雀飞向更远的高空,苦笑道:“无名无姓无牵无挂,无相无形亦无我,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引渡悲悯道:“我佛慈悲,愿师弟往生极乐,既见如来亦见真我。”
无名老僧行万里路,见过山林之晨,冰雪如原,大海拍浪的潮汐翻涌,亦有野花不尽逢春的绽放,四季交替景色轮转,春风蛊然,夏风似火,秋风肃杀,北风哭嚎......见过各形各色的人,尝过苦涩野果,品过甘冽山泉。寻求自我,追求“万物一体”之境,可在这之前老僧原本是一位医者,只因一颗善心换来恶果,自此懊恼悔恨化为心魔。
为寻求解脱踏上苦行之路,寻求本心之中的净土,幽幽功果至,莲花宝座前,临危之际这位老僧寻回了那一颗医者仁心,挣脱了束缚半生的心境枷锁。
老僧双手合十,仿佛在刹那间看到了莲花珠光的万丈,面带慈祥笑意,念了句:“月落沾衣檐上某,借剑挑花散枝头。经年未识血与恸,两忘生死寄尘中...阿弥陀佛!”
引渡悄然泪下,心中不忍,嘴中朗诵着经文为其超脱。
小智皓只觉得心里很难受不是滋味,他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好人辛劳苦尽油灯枯,而那为非作歹的恶人却逍遥快活,不是应该好人长命百岁,恶人短寿多灾嘛?
引渡遵循老僧遗嘱为其火化,骨灰埋藏在了一棵常青树下,并未立坟立碑。
而于当年之事也随着一捧黄土永远埋在了地下,引渡摸着小智皓的头顶轻声道:“为师当年带回一女子,身怀六甲却命不久矣,为保腹中胎儿,不得不做那杀鸡取卵之事,虚云师弟本可救下那妇人,但心魔难消终究未曾出手,为师不忍便与监寺师弟为其续命三年,可终究没能挽回那妇人的性命,虚云师弟为此自责内疚,将那婴儿体内的煞毒转到自己身上,自此离开寺院踏上苦修之路。”
小智皓眨着泪朦朦的眼睛,隐约觉察到师父口中所说的婴儿就是自己,轻声细语问道:“师父,那后来呢?”
引渡长叹一声,缓缓道:“后来啊,那妇人自知命不久矣便离开了,虚云临走之前为孩子起名智皓,寓意聪慧但不自大,如皓月当空洁白自身.....小智皓啊,待你再长大些,每年清明时节,不要忘了来此祭拜!”
小智皓懂事的点点头,跪地朝着虚云所埋之地叩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