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5章 场外“观众”-《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那明天呢?”

    “明天也不适。”

    听到这话,宇文邕眉毛一挑,不客气的问道:“朕想知道你哪天身子舒适!”

    他上前一步,却看到阿史那玉兹拔下头上的金簪,抵着自己的脖子说道:“我哪一天都不舒适!有本事,你可以去跟可汗说,休了我,换个听话的来。

    做不到的话,那你就闭嘴。”

    宇文邕刚刚迈出的步子,像是被定身一样,最后缓缓的退回原处。

    “朕今日来找你,是有……”

    “晚上,不是说这种事情的时候。有话明日再说。要么就明天,要么就不要再进来,你自己选!”

    阿史那玉兹把本应该用在高伯逸身上的强硬,全用在宇文邕身上了。

    偏偏她还感觉心安理得。

    宇文邕深吸一口气,平静了一下心情,对阿史那玉兹拱手行了一礼说道:“国事烦忧,是朕孟浪了。那朕明日再来。”

    说完,他转身便走,不做丝毫停留。

    等他走后,阿史那玉兹像是大病一场,直接瘫软在桌案旁。

    “你以为你是勇敢的人么?不,你不是。如果你勇敢,那么在我第一次拉开你腰带的时候,你就应该自尽。

    你应该知道,我也承担不起突厥公主死在齐国的责任。我是强者,我可以示弱,但你不要认为你是强者,你只是个弱者,弱者只有逞强,才能搏出一丝生路,知道么?”

    不知怎么的想起高伯逸在自己离开齐国最后一天说的话,阿史那玉兹流下了莫名的泪水。

    确实,她是个懦弱的人,她是不敢死的。只有作出死也无所谓的姿态,才能克制住宇文邕。弱者逞强,果然如此。

    那个男人,太强了,只怕……可汗也不是对手。

    阿史那玉兹心中涌起一个可怕的念头来。

    ……

    辛道宪回到玉璧城,进到韦孝宽所在的府衙书房,就看到这位当年力敌高欢,拯救了西魏的名将,正看着玉璧周边的地图发呆。

    “都督,我从高伯逸那里带回来一首诗,请过目。”

    辛道宪大概的说了下这首诗怎么来的,复述了一下高伯逸的原话。韦孝宽看着这首律诗的后四句,久久无语。

    “都督?”

    辛道宪跟着韦孝宽时间也不短了,从未见过他如此失态。

    “京兆韦氏无忧,倒是周国已经……唉!”

    韦孝宽一句话多余的话都没有,只是叹气。

    两人桌案前坐定,韦孝宽将一副周国的大地图拿到桌案上平放着,然后一边拿着油灯,一边用手指着某处说道:“玉璧之围很好解决,突厥人出兵,从北面入晋阳,猛攻晋阳城,玉璧之围,不战自解。

    这是兵法中的围魏救赵之计。”

    说完,他脸上满是遗憾之意。一来突厥人是异族,二来……这些碧莲根本不可能单独出兵去跟齐国人死磕。

    “木杆可汗心机深沉之辈,不太可能会冒这么大危险。”

    “他们能有什么危险,不过是买卖赔了而已。都是些鼠目寸光之辈。”

    韦孝宽忍不住讥讽道。等高伯逸灭周以后,会极大的扩展自己的战略出口,到时候,主动权就不在突厥人那边了!

    大宋为什么一直被草原民族压制,除了以文制武,不兴武德外,失去关中以北的战略出口,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不说这个了,说多了晦气。”韦孝宽摆摆手,像是要将其驱赶走一般。他沉声问道:“你去了齐军大营,跟高伯逸见面,他如何说。你不要漏掉任何细节。”

    辛道宪点点头,将高伯逸所说的话,一五一十都复述了一遍。他记忆里甚好,这是行军长史的基本功。

    甚至高欢的机要秘书陈元康,这种神级秘书,可以在“大老板”讲话完以后,就把对方说过的所有话都重新复述一遍,还能将其润色,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听起来更得体!

    听辛道宪说完,韦孝宽脸上的表情纠结,不知道是在哭还是在笑。

    “都督,天无绝人之路……”

    他话还没说完,韦孝宽就示意他不要再继续说下去了。虚假的安危,不存在的侥幸,在事情发生的那一刻,就会摧毁一个人所有的心理防线。

    韦孝宽宁愿事先就把事情想到最坏,那么每一个“侥幸”,都可以是新的起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