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时代不相信眼泪(下)-《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高伯逸说出了十抽一杀的升级版,更加“人性化”,同时也将人群分化。

    “每十组为一队,百人中有一人逃亡,全队饿一天,有两人以上逃亡,全队饿三天。如果不想被饿死的话,那么,你们自己看着办。”

    这一招没有杀人,却是比杀人更狠。

    “如果你们安分守己的话,战后将会回到邺城,到邺西城担任劳工,做满一年后,可以在邺城附近分得土地,安家落户。等天下一统之后,你们甚至可以恢复正常身份,但前提是,你们不要搞事。

    只要发生一起逃亡事件,在以上的基础上,我将会更进一步锁紧你们脖子上的套索。你们对我尊敬一点,我就对你们放松一点,尊重都是相互的。

    那么就这样了,我军不杀战俘,也不虐待战俘,但是,更不会把你们当大爷供着。”

    说完,高伯逸侧过头对杨素说道:“让神策军将士们都多休息下,所有的杂务,给这些战俘来做。

    那些临时征调的辅兵,放一些回乡吧,调动这么多人,粮仓怪吃紧的。”

    之前没有打败宇文邕,高伯逸当然不敢放松警惕,这些辅兵们的伙食标准,几乎赶得上以往战兵的标准了。

    现在宇文邕率领的周军大败,估计也翻不出什么浪来了,自然,高伯逸需要节约点粮食,把苦活累活都交给这些战俘来做。

    如果他们不反抗,那么正好节省了人力,也为他高都督和神策军赢得了“王者之师”“仁义之军”的名号。

    如果这些人反抗,高伯逸正好让他们知道秋风扫落叶,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残酷。

    听完这些,在场的周军战俘一个个都面面相觑,脑袋灵光点的,已经察觉到这些复杂规则里的深深恶意。那些脑子不太灵光的,到现在还不明所以。

    “让王元逊在里面找熟人吧,把神策军各大主将都找来,我要开会!”

    高伯逸交代完杨素就离开了。

    在收拾完宇文邕之前,还有一件大事没做。这块石头,一直压在高伯逸心头,让他出征在外的时候,心里都不舒服。

    树大根深的渤海高氏一族,至今尚未跟高欢一脉做切割(高欢挂靠到渤海高氏,属于典型的政治投机,至于他是不是高氏的人,史上并无定论)。

    高伯逸一直都非常担心,渤海高氏会因为各种原因,在自己这边受到挫折的时候,转而支持高演等人。

    世间的道理,其实都是趋利避害的生意,而非是风雪月的主义。高伯逸非常相信,这帮人在某些时候,连爹妈都敢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