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身不由己-《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一旦走错了,你很难把局面调回来。

    现在高演,就是感觉到了那种“积重难返”。特别是在周军攻打河阳关成功之后,这座坚固的城关居然当夜被黄河冲毁!

    导致周军整个作战计划功败垂成,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保佑着高伯逸一样。得知这件事情后,高演和唐邕等人,明显能感觉到金墉城里的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军心浮动,每天都有逃兵。

    只是还没出现成建制逃跑的现象。

    宇文邕对此会不知情么?

    呵呵,那怎么可能呢。金墉城里的逃兵,周军的斥候总会抓到几个的,到时候一询问,不就什么都知道了么?

    宇文邕明明知道金墉城内的军队已经是这幅德行,却已然要求高演派兵,这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周国对于高演等人,采取的态度,完全是杀猪一样的。

    利用完没有价值了,随时都可以抛弃,没有什么感情可以讲的。

    “道和(唐邕表字),你怎么看?”

    高演面色平静的问唐邕道。

    后者回来以后只是说了宇文邕的态度,却没说他们是怎么谈的,宇文邕态度如何这些细节。想来,这应该不是什么美好回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而已,鱼肉岂能有想法?”

    唐邕摊开空空如也的双手对高演说道,二人相视苦笑。

    “高延宗,你带着五千兵马同去吧,见机行事。”

    高演将怀里揣着的“虎符”交给高延宗说道。老实说,高演对他大哥的这个儿子,并不怎么喜欢,起码远远没有高洋当初那么疼爱高延宗。

    对方此番带着五千人出马,能回来多少人,不太好说,甚至高延宗本人能不能回来,也为未可知。

    送死当然是别人去,高演自己怎么会去呢?好不容易苟延残喘到今日,不就是为了能活下去么?要是这样简单“痛快”的死在了战场上,当初一番折腾,又是为了什么?

    其实,也可以派高孝珩去的。

    不过高演还真是有点担心,高孝珩会临时起意,把这五千人直接“送给”高伯逸。那样,就等于是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此外,高孝珩首先到的洛阳,手底下笼络了一批人。这些人跟自己带来的人,也不怎么对付。虽然在一个小池塘里争些鱼食非常可笑,但这种事情,正是那些小人物们的常态,所谓“池浅王八多”,就是说的这种。

    越是情况窘迫,越是会疯狂内卷。如果高伯逸在此地,一定会告诉高演,如果上面的人都不正,下面的只会更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