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面授机宜(中)-《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如此也好,爱卿后退。”

    宇文邕从桌案的抽屉里取出一把短刀,朝着那片崭新的纸甲片劈砍过去!

    刀卡在纸甲里了!嵌入半寸!

    宇文邕皱了皱眉,看了杨坚一眼道:“这甲片有点软呐!”

    他刚才并没有用出吃奶的力气,如果是交给宫中的宿卫来操作,很有可能一刀将纸甲片斩断!

    “陛下可以试试另外一个。”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宇文邕点点头,随即朝着另一片纸甲劈砍而去!

    这回只留下一道白痕!

    二者的对比非常明显。

    第一种根本就不能上战场,穿在身上跟没穿,区别不大。而第二种,虽然没有铁甲那么“硬”,但是绝不像看起来的那么不中用。

    实际上作为弓弩手身上的盔甲使用,刚刚好,又轻巧,又能防御箭矢和刀剑。

    “后面那一种,就是齐军的纸甲。而前面这种……”杨坚没有说下去,似乎也不需要继续说下去了,因为事实摆在眼前。

    “看来,还是朕想得太简单了。”宇文邕将两个甲片放在一起,凭借肉眼,似乎看不出什么区别来。

    “到底哪里不一样?”

    这个问题,几个时辰以前,杨坚也问过工坊的那位老师傅,对方的回答,杨坚就直接拿出来直接回答宇文邕了。

    “陛下,大概是纸张的材料不同,纸甲制作的方法也不同。”

    首先,长安新试制的纸甲,纸张与邺城的并非同一种。至于邺城那边用的是什么纸浆,杨坚也不可能知道。

    事实上,这种工艺,一直处于极端保密的情况之下,外界一点风声都没有。

    其次,纸甲的制作,不是把一叠纸摞在一起。它们到底是怎么样组合的,从缴获的纸甲上是看不出来的。

    杨坚觉得,应该是把纸张打湿后,一层一层叠起来,然后用木槌锻打,最后成型。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锻打的话,需要很多人力,实际上,如果真这么搞,那么纸甲的产量应该也是很低的。这如何能满足军需?

    这种甲片虽然很大,然而一副纸甲,也是由几百个这样的甲片组成。按这样算,一个熟练工,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制造一副铠甲的量?

    宇文邕觉得这玩意虽然原料好得到,然而却未必便宜,因为它比较废人工,要大批装备的话,谈何容易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