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126章 伐无道,诛暴齐(3) 以前高洋还在的时候,每当夏秋交替的时节,都会召开朝会,商议秋收的事宜。在古代,粮食作为生存的根本,那是万万开不得玩笑的。 无论是皇室,还是世家,对农业的重视,都是后世之人无法想象的。虽然世家的做派,在后世被黑了很多次,不过他们在这方面,做得还是很不错的。 每当这个时候,皇帝和大臣们的共同观点就变得多起来了,朝廷里便会呈现出一片和谐共存的生态。 如今李祖娥“垂帘听政”,高伯逸“辅政”,没有了强力皇帝高洋的“干涉”,中枢朝臣们的权力大了许多。 以宋钦道、祖珽、李德林等人为主的“狗腿派”,一直在侵蚀以杨愔为主的“宰辅派”的权力。朝廷的局面虽然不像是高洋在的那时候随便对人“生杀予夺”,可斗争却并没有停止。 似乎骚操作比从前都多了许多。 这天大朝会,正是要商议秋收事宜,包括将民夫组织起来,统一收割,之后实行全国范围内的军事训练。然后招募新兵员充实到外围禁军里面。 进一步巩固五军都督府的权力。 等等等等,这些事情不一而足,甚至不是一次性就能说得完整的,要开几次朝会才行。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今日扯着嗓子喊的太监,声音明显跟往日不同。 李祖娥的贴身太监换了一个,嗯,一个众人都很熟悉的人,居然是杨约! 至于他是怎么进宫的,答案就太明显不过了,因为高伯逸必须要知道宫里所发生的一切,不能让其他人钻了空子! 所以他需要一双眼睛,留在宫里面。除了杨约以外,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臣有本奏。” 杨愔上前一步对着李祖娥一拜,随即平静说道。 “杨宰辅请说。” “夏粮的收割快要开始了,微臣请朝廷颁布徭役,组织秋收。” 这种事情,只是例行公事,李祖娥根本就不需要请示高伯逸,她直接对杨愔说道:“这些事情,杨宰辅自己安排便是了。” 那意思就是:不要动不动就来烦我好不好? 李祖娥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耐烦。 李祖勋跟杨愔之间出现了裂痕,在关于高氏皇族的事情上,两人分歧严重。这种态度也传导到李祖娥那里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