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适得其反-《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韦孝宽和窦毅等人都是老油条,早就从中看出了宇文邕那不服输的心思,却是没有点破。

    谁让对方是皇帝呢?

    “秋收后的伐齐,现在就要准备了,你们怎么说?”

    宇文邕一坐定,就开门见山的问道。

    “微臣希望能在蒲坂城里,供应粮草,还望陛下成全。”

    窦毅说出了一个让宇文邕略微有些诧异的答案。

    不过他想了想,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保证粮道不断,本身就是重中之重。这件事派窦毅去做,确实挺合适的。

    “勋国公呢?”

    宇文邕看着韦孝宽问道。

    “微臣一直镇守玉璧,对平阳那边的情况很熟。不如让微臣从玉璧城出兵,攻打平阳。”

    这是一个最优解,韦孝宽哪怕是到了洛阳,也不好发挥,因为他对那边的地形没有实际考察过。

    宇文邕微微点头道:“不错,朕也觉得非常合适。”

    只不过,这两人要是不跟自己一路,换谁去比较好呢?

    “上阵父子兵,贺若敦长期镇守樊城,对南面的情况很是熟悉。其子贺若弼乃是陛下爱将,担任前锋绰绰有余。让这两人跟陛下一路,可保无忧。”

    韦孝宽不动声色的建议了两个人选。

    窦毅都跟着搭腔道:“梁士彦勇敢果决,熟读兵书善于用兵,一直以来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陛下可以将其招至中军负责调度。”

    言外之意便是,让宇文邕不要头脑发热的硬上,要多听听“专业人士”怎么说。

    梁士彦,贺若敦贺若弼父子,这差不多也够了。听到窦毅的建议,韦孝宽也补充道:“梁士彦之前跟宇文护和独孤信他们,都没什么来往,陛下可以放心放权给他。”

    听到窦毅跟韦孝宽都推崇梁士彦,宇文邕也只好微微点头。

    主要是,梁士彦今年已经四十五岁了,在古代这个年龄,打仗已然非常吃亏。

    到底能不能行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