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神来之笔(上)-《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那样不但无法解决淮南军备废弛的问题,反而还会产生新问题,并引起陈国的误会。现阶段,我们并不适合跟陈国翻脸。”
高伯逸侃侃而谈,彻底推翻了他之前的提议,就好像几天前建议设立淮南行台,完全是放屁一样!
不仅是杨愔等人傻眼了,包括高伯逸在中枢的亲信在内,事前也完全没有听到风声,他们哪里知道自家主公说不搞就不搞了啊!
他们已经打算好在后面摇旗呐喊的,哪怕高伯逸建议一条狗去淮南,他们也会捏着鼻子洗地,说那条狗比人还聪明。
结果现在高伯逸直接不玩了,还说得冠冕堂皇的!
这叫人情何以堪啊。
杨愔憋了一肚子的话,比如说痛斥高伯逸任人唯亲什么的,全都堵在喉咙里说不出来了!
他们还能说什么,高伯逸都是不设立淮南行台了,难道他们还能去接这个石头?他们又没有自己的人选可以推荐,这才是最尴尬的事情,毕竟,杨愔等人也就是一帮文人啊!
文人跟掌握无力又会耍流氓的人争斗,那是永远斗不过的,当你要跟对方讲道理的时候,对方却不想跟你讲道理,他们只想跟你比比拳头大小。
比如说此刻高伯逸说取消即将建设的淮南行台,杨愔等人就不敢多说什么。
“诸位爱卿对这个建议有什么看法呢?哀家乃是妇道人家,也不懂这个,高都督,这事不管怎么弄,你来牵头处理吧。”
李祖娥似乎并不想在这件事上纠缠。
高伯逸拱手道:“微臣谨遵太后懿旨。淮南行台不是不设立,而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彭城王(高浟)死得也是蹊跷,这事没查清楚之前,若是派人去淮南,再出第二个彭城王怎么办?”
高大都督这话的意思,是要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但是传进杨愔的耳朵里,就完全不是这个意思了。
杨愔觉得,高伯逸是在暗暗警告那些想推荐自己人去淮南那边占位置的家伙,这事不能办!
如果谁敢派人去,那么,高浟就是前车之鉴!
众人都各怀心思,没有去纠结高伯逸话语的深意,也不想强行出头,非要跟高伯逸唱对台戏,气氛一下子就冷了下来。
“既然诸位爱卿没有意见,那么就让高都督全权处理这事吧,退朝。”
散朝之后,杨愔早早的在邺南城皇宫的门口等着高伯逸,因为对方还要跟太后李祖娥详谈,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以后才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