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比如说打了败仗,不是我军战力差,而是猪队友拖后腿。 比如说搞砸了项目,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客户少根筋。 诸如此类的比比皆是,古今中外都一个德行,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人的本能,就是要塑造自我,而不能时常的否定自我。找借口,就是“保护自我”的一种习惯。 一旦自我被摧毁,这个人就会变得唯命是从,变得唯唯诺诺,变成一个废物。 晋阳鲜卑也是如此,他们绝对不承认自己不会打仗,不会承认自己不是天下第一强军。 然后他们就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借口。 不是我军不能打,而是高伯逸身上有“主角光环”,他是上天派下来收拾局面的人,你再牛逼,敢跟天斗? 这样的风一旦刮起来,就再也难以平息下去了。到底谁才是天选之子,这个不好说,但是肯定不是段韶的外甥高隆基就对了! 这一点,哪怕不识多少大字的普通鲜卑军户都明白的道理,段韶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他现在,最怕打那种互相纠缠交错的运动战。也许一个不小心,士气稍微崩溃一下,最后局面就难以收拾了。 而且更主要的是,现在手头这批粮草用完了,他必须要带着大军退回高平驻扎,然后找唐邕催促粮草。 要不这仗没法打了。 此刻找不到神策军的破绽,不如先行退回再说。 高伯逸的如意算盘,段韶揣摩了一下,最后得到了“功亏一篑”这个结论。 过程就是高伯逸派人建设第二座城池,企图打通补给线。然后自己带着大军死磕,双方展开激战。由于自己后继无力,只能暂时退回高平,士气大跌。 而神策军有邺城方面源源不断的补给,迅速恢复了元气,然后两军在高平决战,自己惨败逃回壶口关。 最后被心灰意冷的部下杀死,然后带着自己的人头去找高伯逸求官。 整个过程应该会跟自己猜想的差不多。拳头挥出去的时间太长了,难免会没有力气! 段韶思虑了几天,为了稳妥起见,决定不与神策军争一时之长短。 “撤军吧,趁着现在高伯逸还忙着造城池的空档,我们退回高平,你我各守一城,互为犄角。” 看样子,段韶已经是将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莫多娄敬显拱手行礼,两人带着小队骑兵返回营地,准备撤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