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005章 没有什么不可能(2) 段韶说得言之凿凿的,好像确实是那么回事。当这有个前提,那便是高伯逸无法维持沁阳与晋城之间的补给线! 如果高伯逸可以为晋城提供稳固的支持,并且能够在沁阳与晋城之间扎下根,那么晋阳大军,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对于这一点,不仅段韶看到了,就连莫多娄敬显,也看出来了。 “大都督,若是高伯逸在晋城与沁阳之间建设两座城池,并且每个城池常驻三千人,再配备一支精锐往返于各城之间以备不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莫多娄敬显问了段韶一个拷问灵魂的问题。 四到五个互相支援的据点,稳固的补给线,一支精锐的野战军,这条战线就活过来了!高伯逸根本不需要带着大军频繁奔波于各个据点,他只要将一半人常驻,一半人用于换防就行! 比如说负责在野外决战的军队有一万人,一个城池驻扎三千。等人员巡逻完毕后,可以跟所在城池驻守的守军互换,轮流休息。 而那个时候,就是段韶要头疼自己这边攻击距离过长了! 因为此战他要掌握主动,还有个大前提,那就是攻下晋城,并以晋城为出击的据点! 所有的战役规划,都是以这个大前提为基础的。 而高伯逸若是在沁阳与晋城之间筑城成功,则是激活了晋城的防御功能。困守晋城的高长恭,不再是孤立作战,而是随时有人能给他提供粮草、木柴、乃至兵员! 那么问题来了,高伯逸有没有可能在晋城与沁阳之间筑城呢?而且还是在自己眼皮底下? 呵呵,那是不可能的,段韶非常自信。以这个时代的筑城技术,哪怕最简单的小城,起码也要15到20天,乃至一个月。 自己会给高伯逸那么多时间去修城池?想都不要想! 段韶计算过大军的响应时间,斥候发现敌人动静,到自己收到确切消息(侦查一遍往往还有些不靠谱,要多次侦查确认),最多一天时间。 思考对策,打造攻城器械(起码需要最简单的云梯),大军动员(出战前要吃饱)甚至是等唐邕调集粮草过来。 最多三天时间!更多的喘息之机,他绝不会给神策军! 三天时间能建一座城池起来,那真是天方夜谭。 “如果他们能三天建起一座城,那我也算输得心服口服,不过,他们能做到么?你告诉我要怎么做?哈哈哈哈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