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有时候我们常说的不卑不亢,其实换个角度看,也能看做是低调的“桀骜不驯”。 也就是说,如果你面前的人是“不卑不亢”的,其实他在心中还是看不起你的,只不过碍于你的身份不太好表现出来,怕被你穿小鞋罢了。 “不必看了,你说说看,独孤将军有什么打算?” “家主想屯兵枋头,然后将家小迁入邺城。” 这和高伯逸在朝堂上说的建议高度一致,不过真正实施起来,恐怕有些难度。 枋头是什么地方呢?先不说五胡十六国时期大名鼎鼎的枋头之战,就从地理上说说此地对于邺城的意义。 枋头是古代黄河中游最重要的水利枢纽,连接黄河白河,走几步就到了邺城。如果独孤信屯兵此地,恐怕住在邺城的世家和高氏皇族晚上睡觉都睡不着! 高伯逸只是为了在朝堂上吓唬那些人,然而一旦真的实施,兔子急了还要咬人呢! 人心多变,你很难预料那个时候其他人在恐惧之下,会爆发出怎样的威力。而且从平衡的角度说,独孤信是一块砝码,却不能将其看得太重! 屯兵枋头,独孤信这一派迟早会尾大不掉的。所以于情于理,高伯逸都不能同意这个条件。此所谓“亲兄弟明算账”,哪怕是“岳父大人”,也要留一手的。 “我自然是希望这样,但恐怕朝臣们无人答应。邺城现在毕竟还不是我的一言堂,独孤将军的要求,恐怕我很难做到。” 高熲脸上出现“果然如此”的表情,并未觉得惊讶。他双手拢袖,恭敬的给高伯逸行了一礼道:“家主现在已经屯兵叶县,整装待发。此事要如何操作,请大都督速速决断。” “这样吧,濮阳在枋头对面,我可以开放边境,一路水次仓提供粮草,让独孤将军领兵屯扎濮阳,你觉得如何?” 山川河流的阻塞,会给人天然的安全感。比如说当年隔着一条黄河,曹操就敢在官渡跟袁绍对峙。如果没有黄河的阻挡,恐怕曹操早就凉了。 高伯逸提出让独孤信率军屯扎濮阳,则是希望“让出”一条黄河作为阻碍,给邺城的权贵们一个心理假象:独孤信的人打不过来! 同时,近在咫尺的距离,又让他们很担忧会不会出现不可预料的事情。所以他们必须讨好高伯逸,因为只有高伯逸才能跟独孤信单线联系,其他的人是说不上话的。 如此一来,独孤信这枚重量级的砝码,就将蠢蠢欲动的世家压制住了。 “在下觉得甚好,不过还是需要家主来定夺,那在下告辞,这就返回叶县,回复家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