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宇文邕现在根本顾不上别的事情。 “明日,你与窦毅就要出征,你有什么想对朕说的么?” 宇文邕双手拢袖,显得很放松的样子。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打仗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此番是杨坚代替他出萧关,风险杨坚担着,他自然是不害怕会有什么风险。 反正要是出事了,死的也不是他就是了。 “陛下,微臣哪怕万死,也定然会不辱使命,一定要让突厥人知道我大周的厉害。” 杨坚严肃的对着宇文邕拱手说道,脸上带着决然。 似乎不能成功的话,他就不打算回来了。 宇文邕看他去意甚为坚决,最后长叹一声,微微点头没有说话。 “要不要朕派一只精兵给你?” 听到这话,杨坚摇了摇头道:“此番微臣只需要在边境坚守就可以了,请陛下派得力人手保证粮道。粮道不断,微臣在前方无忧也。” 派谁去维护粮道,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此人一来要知兵,不能是个门外汉,而来还不能有私心,粮草什么的,最容易中饱私囊了。至于第三嘛,就是此人要对宇文邕很忠诚,不会在宇文邕跟韦孝宽带着周军精锐迂回突袭突厥某部的时候在长安搞事情! 这样的人,确实不能随便找,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的! “你觉得谁比较合适?” 宇文邕想到了一个人,只是有点忌惮。 “微臣觉得,齐王宇文宪,可以担此重任!” 这真是跟宇文邕想一块去了,只是他对自己这个弟弟,也是有点忌惮呐!要知道这回的“鸡鸭令”,在长安推行的时候遇到了很大阻力。 都是宇文宪带头帮杨坚作示范,长安的众多勋贵才肯给面子的。 比较起来,高伯逸的“经济手段”虽然下流又上不得台面,却是把整个国家,各个阶层的人都调动起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