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邺城的夜晚静悄悄-《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张晏之点点头,鱼赞文不成武不就,看上去像是个渣渣,然而在揣摩人心方面,却是很有天赋。

    “那么问题来了,长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他们的处境都差不多,都对立太子的圣旨不满和怀疑。为什么长广王高湛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长山王高演却是稳坐钓鱼台呢?”

    鱼赞侃侃而谈的问道。

    “那你说说看嘛。”

    张晏之抱起双臂,洗耳恭听。

    “二王乃是嫡亲兄弟,又遭遇类似,他们抱团取暖是必然的。那么,按道理说,高演现在也应该派人到处打听消息。

    只不过,我们派了很多人监视高演,发现他只跟自家长史王晞形影不离,却并未跟其他人有过什么密切接触。

    他真的不慌么?”

    鱼赞像是在自言自语,然而张晏之却没有打断他。

    “高演继位的可能性极大,因为当今皇帝的儿子都很小,嫡出的儿子更是只有高潜一人而已,主少国疑之下,人们更愿意相信素有贤名的高演,而不是荒唐透顶的高湛。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都被抓,有一个人必须被杀的话,那个人绝对是高演,而不是高湛。

    所以,高湛到底在着急什么呢?”

    张晏之收起轻视的心思,因为鱼赞的分析虽然还没说完,但已经有那么几分味道,不像是在瞎掰。

    “所以我猜测,第一个,高演有退路,他或许已经想跑路了,现在的安静,都是做给我们看的。第二个,高演跟高湛抱团取暖不假,只是当皇帝的人只有一个,很多话不说清楚,内讧是必然。

    我大胆猜测,高演应该是跟高湛达成了约定,立捧高湛上位当皇帝,然后自己躲在背后,看高湛怎么跟主公斗,怎么跟高洋斗。

    如果赢了,暗中积蓄力量的高演,可以很轻松的废掉高湛。

    如果输了,跳得不高,不引人注目的高演,会在关键时刻跑路去晋阳,然后让向来就宠爱他的娄太后为其站台,取得晋阳六镇鲜卑的支持!

    那样,他就可以带着晋阳的兵马,南下邺城逼宫,逼迫高潜退位让贤!

    张大人觉得,我分析的结果有没有合理的地方?现在你手边所有的情报,都能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跟高归彦联系的人是高湛的狗腿,跟斛律光联系的人是高湛的狗腿,跟高睿联系的人还是高湛的狗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