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登泰山而小天下(中)-《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高欢时期,泰山东岳庙又被修缮过一次。

    史书记载,东魏兴和三年(公元前541年),兖州刺史李仲璇重修岱岳祠,并“虔修岱像岱庙风光”。

    也就是给东岳庙立雕像。

    此后,这里一直有人管理东岳庙。而且泰山绝非想象中的荒山野岭,这里来往的游客非常多。

    高洋这深夜去泰山,他到底是想玩什么呢?

    一时间,高伯逸有些摸不着头脑。

    “朕听说,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而今日想体验一下,九合无需多言,跟着朕走便是。封禅时路线已经定死,走走过场而已,那时候登泰山已经了无生趣。”

    果然,高洋并非迂腐之人,根本就不信什么“天人合一”那套说法。所谓跟老天沟通,纯属见鬼,痴人说梦。

    所谓的泰山封禅,他只是想让天下人都知道他干了这事。

    而不是说很享受那个过程。

    “微臣带把刀就走。”

    高伯逸拱手说道。

    高洋先是一愣,随即微微点头。大概也是觉得今夜自己有些孟浪了,万一出个什么三长两短,或者遇到猛兽什么的,那不是真要歇菜?

    两人轻车简从的出了门,在门外看见了正在等候的祖珽。

    “走哪条路?”

    高洋没去过泰山,对这里两眼一抹黑。不过高伯逸作为手下跑腿的,早就把路线打探清楚了。

    “陛下,登泰山,有两条路。第一条路,就是前朝帝王们封禅时的故道。无论是秦皇还是汉武,他们走的都是这条道。”

    听到高伯逸这样说,高洋摇摇头道:“那条路,留在后面再走吧。另外一条路呢?”

    显然,他对走人家的回头路,没有什么兴趣。

    “陛下,在泰山的东北麓,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登山路直达岱顶。”

    高伯逸说的这条路,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天烛峰路线”,这条线路,到后世,都只是稍有人工痕迹,但风景秀丽,奇险。

    上辈子高伯逸都从这条路游玩过,见到了所谓的大小天烛峰,将军山,罗汉岭,悬崖峭壁不绝眼帘。

    高洋不是喜欢浪吗?带着他去这条线路正好。

    说走就走,三人再加一个康虎儿,骑着快马来到山脚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