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左右为难-《北朝求生实录》


    第(3/3)页

    说得好像是那么一回事,但这份战报里面有个明显的谬误,那便是:北周刚刚丢了南阳,元气大伤,他们如何敢在晋阳的前哨大城平阳城附近搞事情?

    这明显是不合逻辑。

    要知道,两国的分界线,可不是靠充话费决定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拉锯战以后,双方在该地区的实力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了谁,所以才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而且更重要的是,高洋得到高伯逸的消息,宇文宪之前被独孤信软禁,双方互换俘虏家眷才得以脱身,北周整军都来不及,如何会攻打平阳?他人在不在平阳的北周大军之中都不知道呢!

    所以综合所有信息来看,晋阳的鲜卑军户势力,在谎报军情!而且是肆无忌惮,有恃无恐。

    “军国大事不可不察,然而朕更担心诸事不密,走露风声让周国知晓!今日退朝吧,朕会单独召唤你们询问的。”

    高洋气得浑身发抖,甩了甩衣袖转身就进入了内殿。

    站在武将行列的斛律光,面色复杂,低着头匆匆离去。

    ……

    回到邺城的府邸之中,斛律光立刻就把自己反锁在书房里,然后从袖口里拿出两封信来,左看不是右看也不是,最后一声长叹,将两封信都放在桌案上。

    第一封信,是晋阳鲜卑军户大佬贺拔仁写来的。

    贺拔仁,又名贺拔焉过儿,字天惠,东魏、北齐军方大佬。他出自敕勒贺拔氏,六镇核心圈的人物,当年随着高欢东征西讨,战功卓著。

    他在信中建议斛律光带着邺城禁军北上晋阳,请在朝中务必力促此事!并提出跟斛律光结为儿女亲家。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贺拔仁没说,斛律光之前也并不明白,但今天的战报来了,他就稍微闻到了点味道。

    而另一封信,则是自己的弟弟斛律羡写来的,他说他自己依然在镇守幽州,但他的同僚,高家宗室高睿,则是带着五万修长城的民夫,正在从幽州返回邺城的路上,请斛律光万万不要轻举妄动。

    很显然,斛律羡是听到了一些风声才会写这封信的。高洋为什么要把斛律光留在邺城禁军系统里,而不是打发到晋阳鲜卑军户那边,恐怕也是有自己的考虑。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