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昆阳煮酒(下)-《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夜里,独孤罗正在桌案前练字。荒废了二十年,他明白自己跟高伯逸有多大的差距,就是年纪轻轻的杨素,也远胜自己,他什么都没学会,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这些日子跟在父亲和高伯逸身边,学到了不少东西,他才深知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可怕,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是多么苛刻。
“这么晚了,还在练字么?”
高伯逸站在书房门前敲了敲门问道。
“嗯,是啊,再不练习,真的没机会了。”
“怎么会呢,你有机会的。现在收拾东西,去邺城吧,拿着我这封信去,亲手交给齐国皇帝高洋,就说你是代表你父亲,到邺城里当质子的。”
这么快?难道不是我们一起去?
独孤罗略微有些惊愕。还好他性格沉静,想了片刻,低声问道:“必须现在就动身吗?”
“必须。你在邺城,高洋就不会放着南阳不管。你不在邺城,那我就不知道高洋会怎么想了。”
从邺城开始,从邺城结束。独孤罗发现命运转了一个圈,他又回到了原点。
从牢笼开始,从牢笼结束,他去了关中一趟,回来以后,依旧是被软禁的命运。
哪怕那个软禁的牢笼要稍微比之前大那么一点点。哪怕能在邺城自由活动,也不过是换了种形式的牢笼罢了。
“我知道了,你等我一下,我立刻就动身。”
独孤罗就是这点好,他想明白一件事之后,立刻就会去做,不会犹豫和拖泥带水,高伯逸很欣赏他。
“我让竹竿送你去,一路无忧。见到高洋少说话,他问什么你答什么,不要说多余的话。”
很快,独孤罗收拾好行装,高伯逸将他送出城,再三叮嘱了见到高洋以后要怎么表现,才放他和竹竿离开。
两人走了以后,高伯逸看着叶县县城外静静流淌的昆河,心思百转千回。此时一轮明月照在河面上,显得有些婉约,也有些凄凉。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岳父大人大概是不肯让长子入邺城的,但若不是独孤罗去,只怕都会死在高洋之手,又是何苦呢?”
新一轮的游戏才刚刚开始,回到邺城不但不能松口气,反而会进入更加紧张的博弈阶段,高伯逸对此已经有了心理预期。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