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宿命之战(中)-《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骑兵的威力在于机动性,特别是重装骑兵,一旦失去机动性,其笨重的缺点会无限放大,马匹体力维持时间短的特点显露无疑。

    只要不动,骑兵就是活靶子,这就是步兵克制骑兵的思路,一切都是让骑兵慢下来开始的。

    从两晋时期开始,那种平日里能装粮食,打仗时候能作为步兵掩体的“箱车”,慢慢受到了南方少马多船的步军的青睐。

    这种箱车单个看是运输军粮的木板车,但是前后都有铁索,可以互相连接成长龙,组成军阵防线,作为迟滞骑兵冲击的最后一道防线(注意,不是最前面一条),它的作用是作为军阵的兜底,不让敌军的重骑将步兵军阵击穿。

    什么叫击穿呢,兰陵王入阵曲,说的是高长恭入阵,这不算击穿,因为还可能翻车。

    如果击穿,则叫破阵。俗语说的大破敌军数万大军,就是指的击溃对方军阵,使其失去战斗序列。

    只要敌军的骑兵冲破前面的步兵防线,减速后到达箱车的位置,就再也无法前进了。这时候骑兵失去速度,四周都是敌军步卒,那些凶恶的重骑就会变得如同待宰羔羊一般。

    当然,这只是基本战术,还可以在车厢上安装抛射的长矛(木杆尖头,甚至是削尖了的竹竿也行),用来杀伤敌军,当然,那样军阵布置就会不太一样了。

    反正东西就是那个东西,但怎么使用,还是看得出将领的指挥水平。一句话,在高手那里是神兵利器,在小白手里是自杀神器。

    打造一批箱车平日里颇为费事,但高伯逸独辟蹊径的想了个好办法。

    批量制作标准件,然后利用标准件组装,一切按图纸施工!

    杨素这段时间哪里也没去,就是在襄阳的木工作坊里面督造箱车零件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制零件,样车调试,修改图纸,终于定型投产。

    古代合格的铁匠很少,锻打兵器需要多年积累,然而合格的木工却是非常好找,很多农民家里的家具,都是自己打造的。

    堪称是小农经济的一个经典范例。

    “杨素,此战你负责指挥箱车和相关的士卒,听我号令行事。其间箱车怎么行动,什么时候上铁索,什么时候解开,什么时候变阵,都是你亲自下令。

    负责合围骑兵的步卒,我来指挥!”

    高伯逸微笑着对杨素说道,吓得对方不由得后退了一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