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二选一-《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那得要得罪多少人啊!
有高伯逸这个提出军改的人在,在军改里面掺点沙子石头还不容易么?
“陛下,此番微臣节制三万府兵,数量太多,心有不安。
万一齐国派人造谣,说微臣有不臣之心,那就糟糕了。
所以不如这样,让新晋柱国,陛下的弟弟宇文宪陪微臣一同出征,这样会少很多闲言碎语。
陛下安心,微臣也安心,这样可好?”
让宇文宪同行是一步好棋,甚至是一步破局的妙招!
这点独孤信在跟高伯逸推算的时候,反复确认过了。王翦灭楚,什么套路,以及秦始皇的想法,史书上都是明明白白写着的。
果然,宇文邕也是大大松口气。这么多军队派出去,说不担心是假的。
让宇文宪去战场上见识一下,顺便监视独孤信是不是要投靠北齐(宇文邕认为对方自立是不可能的),一举两得。
很快,宇文邕从善如流,答应了独孤信的第一个要求。
“陛下,我国国力不如齐国。窦天武在北义阳郡筑城已经有人诟病诋毁。他是驸马,陛下尚且能忍耐。
但微臣是外臣,一旦有人弹劾微臣,很多事情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相隔太远难以解释。
请给微臣发动徭役的权力!”
发徭役的权力可是很大呢,很多时候可以节制地方官,让他们在政务上配合自己。
比如说军队缺粮了,一个徭役过去,官府府库里的粮食就要无偿拿出来给军队,直接打个白条就行。
相当于是证明使用了这么多的人力资源!存个档而已。
北齐的做法是在大的州郡建立行台,由行台官员统一调拨,战时权力在地方官之上。
很难说哪种效果更好。毕竟北齐富庶,有些面子工程玩得起,而北周就不行,对待农民跟秦始皇没什么两样。
更何况去年丢了荆襄,今年已然是粮食短缺,日子更加不好过了。
所以独孤信提出这个问题,让宇文邕相当为难。
“散朝吧,让朕回去考虑考虑。”
宇文邕打算回去后找杨坚秘密商议此事。
自从杨坚娶了宇文家的丑公主以后,就彻底成为了宇文邕的左膀右臂。
而且,屡次为他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实用,好用的政策。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