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戏里戏外-《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竹竿自傲道,根本不愿意报出名号。

    这也很好理解,穷则隐姓装怂,达则名扬天下。他现在只是个高级保镖,就算报上名号又如何,白白惹人笑话而已。

    除非将来高伯逸成为一方诸侯了,他才会报出名号。

    你看刘桃枝那么吊的杀手兼护卫,历史上不也就留下刘桃枝三个字而已么?

    “将军此役之后,封王不在话下。以后在下要叫将军为王爷了。”

    竹竿对着高长恭拱手说道。

    高澄一脉,也只有嫡出的高孝琬被封为河间王。难道会再出个王爷?

    高长恭自知自己母亲一族出身低微,他苦笑着摇头对竹竿说道:“不敢有此奢望。”

    竹竿认为,高洋此次收拾完某些人之后,为了安抚人心,应该会大肆封王,将一些嫡出的皇室都封王,这样反而稀释了高演的权威。

    不过他跟高长恭不熟,这些话自然不可能说出来。上次在高伯逸面前多嘴,害得他去李弼那边鬼门关走了一遭。这次说什么也不会多嘴乱说话了。

    ……

    公元556年夏,北齐皇帝高洋决定去近在咫尺的义平陵祭祖,随行的有襄阳王高伯逸,渤海长公主高彾等人。在五百全副武装的神策军精锐的护送下,步行前往不足百里远的义平陵。

    昨天还是倾盆大雨,今日就艳阳高照,高洋选的这个“吉日”,老天果然很给面子。

    队伍走了一天,在大约走了四五十里地时停了下来,驻扎在鼓山西侧的平原处。

    高彾坐着犊车,晕车了好几次,也呕吐了好几次,还未入夜就昏昏沉沉的睡着了。而高洋则是带着高伯逸来到鼓山脚下,看着日头沉入山坳里。

    “九合,你说这山里,会不会藏着一万大军呢?”

    高洋眯着眼睛问道。他故意选择在这里安营扎寨,就是为了引高涣出手!当然,高涣的背后是高湛,但是高湛不会带兵打仗。这两人一人在明,一人在暗,让高洋恨得牙痒痒!

    “高涣要动手,定然是选择在这里屯兵。然而现在这里有没有兵马,还真不好说。

    祭祖的仪式听说要三天时间,微臣觉得有三天时间去布置,倒也足够了。他们也不会那么傻,现在就派人躲山里面。”

    高伯逸的话句句在理,高洋微微点头道:“一把火烧过去,蛇虫鼠蚁们都要出来。倒也省掉了我们很多麻烦。”

    说完他便沉默不语,只是轻声叹息,也不知道是在叹息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