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治世之能臣-《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高伯逸非常有自信,给中唐晚唐续命一百年,成为后面封建王朝标准税收制度的“两税制”,又岂是浪得虚名的?
“朕乏了,你退下吧。”
高洋今天确实有些醉了,再加上高伯逸让他心情很好,也懒得折腾发泄了。至于明天的事情,那等到明天再说呗。
高伯逸离开金凤台,回头看了一眼高高在上,又金碧辉煌的大殿,心中微微感慨。
“高处不胜寒呐。”
故意透露出“九合”的表字,其实就是在暗示高洋,自己愿意老老实实的当一把快刀。
既有锋芒,又懂分寸。
一匡天下,是说的为天下立规矩,对混乱局面能够进行及时的纠正。
可不是项羽的“我必取而代之”。
如果这点锋芒都没有,高洋如何放心自己能压得住以娄昭君为首的鲜卑权贵?
……
高伯逸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邺城郊外的神策军军营。
一个人骑着马来到大军驻地,只见营门口排满了报名的人。
减免三年税负啊,它不香吗。高伯逸揣摩了下,换做是自己,只怕也要报名。
那天他给高洋进献的禁军改组策略是这样写的。
禁军不分是不是邺城的,整个齐国只有一支禁军,也就是中央军,晋阳那边的百保鲜卑也要编入其中。
不过由于战事紧急,那边的整编暂缓,先从邺城这边开始。
首先,凡是在邺城禁军编制内的军队,都要重新筛选,能者上,不行就下,也不分你是汉人还是鲜卑,家里有多少田。
而且所减免的只是“直属于”你家庭的那部分田税,你庄子里庄户依然还是要交税的。
至于谁到哪一支禁军里面,这个可以慢慢商议。
其次,禁军的军饷,一半粮食布匹,一半常平五铢钱,由朝廷提供装备武器马匹,禁军本身只需要出人就行。军人不需要“自带狗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