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首先,长江虽然很宽,但并非每一处都很宽。更要命的是,长江水流缓和,可以横渡的地段极多!而南面的防守一方,不可能每一处都派遣重兵。
这就是说,提前预估对手的战略意图,非常重要。兵力要提前布置,免得到时候调遣不及时。
南陈,南唐,无一不是死于调兵失当。若是当时能合理调兵,支撑的时间或许能再多几年。
其次,长江缺乏战略纵深也就罢了。然而所有大城市,却无一不是挨着长江边上(直到今天,上海,南京,武汉依然是长江经济带上的核心城市,而不靠长江的城市,统统沦为二流三流不入流)。
这就意味着,长江天险一旦被突破,就会造成极为惨重的损失。比如说此番北齐的战略意图就是攻克长江边上的建康(南京)。
建康一旦被段韶牢牢控制,陈霸先就彻底输了。
所以要守住长江,就必须先守住两淮。两淮水网交错,可以极大迟滞北方骑兵的机动性,提供一个巨大的缓冲空间。
南方则可以利用水军的优势,使兵力分散布置,集中使用。
因为船运的速度,是陆运速度的一百倍以上!有了两淮水网的加持,长江就会变成运输动脉,长江上游的物资,可以轻易船运到两淮前线。
东晋朝廷之所以能维持那么多年,就是因为牢牢把握住了两淮之地。
最后,如果荆襄之地被北方占据,那么江东江南失守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比如说现在高伯逸占据了江州北部(梁国的江州极大,范围甚至到了福建西部),陈霸先就立刻受不了,赶紧派陈蒨来议和,就是因为他十分惧怕被高伯逸的大军从西边骚扰。
当年蒙古灭宋,也是拔掉了襄阳之后,一路沿着长江上游而下,才灭亡了南宋。
就算是不会打水战的北方人(包括游牧民族),只要攻克了襄阳,也能够按部就班沿着长江,拔掉长江南岸一个个防守北岸的壁垒,比如说郢州(武汉),湓城(九江),芜湖等地。
然后攻占建康,彻底突破长江防线,毫无压力。
所以这一战陈霸先所面临的挑战还是挺多的,段韶麾下虽然北方人居多,但并非毫无胜算。
“来人,点兵,升帐!”
段韶来到巢湖水寨的点将台,萧轨、任约、徐嗣徽、东方老、王敬宝等将领均在序列。
胖子杨愔一声不吭的待在段韶身边,静静的看着下面的众将不说话。
“徐嗣徽听命!”
身材矮小,有些文人气质的徐嗣徽走了出来。他曾经是王僧辩的亲信,投靠北齐是逼不得已。不过上次主动袭击建康,虽然失败,但也得到了北齐这边的认可。
依然为秦州(南京六合区)刺史。
“末将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