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荀林父的后代就都以荀为姓。在春秋时期,荀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河内。 后来河内司马家族建立晋朝,颇为优待荀氏。荀氏是颍川众多士族的代表之一。 现在家族中出名的有神君荀淑和荀氏八龙,当然还有以后在汉末舞台上大放异彩的荀彧、荀攸、荀谌等人。 其二为许县陈氏。陈氏是周武王灭商后,封舜帝的后代妫满于陈,建立了陈国。 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故又称陈胡公、胡公满。他的子孙便以国为姓,称为陈氏,并尊陈胡公为陈姓的得姓始祖。 与荀氏类似,有 “三君”陈寔、陈纪、陈谌,在汉末有陈群、陈泰父子支撑,两个家族也时常被拿来比较,所谓以五荀方五陈,五荀指的是荀淑、荀靖、荀爽、荀彧、荀顗,五陈指的是陈寔、陈谌、陈纪、陈群、陈泰,四代人近百年的纠缠。 其三为长社钟氏,从颍川四长中的钟皓开始。钟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中国姓氏群体,尊钟烈为得姓始祖。 颍川钟氏是魏晋时期颇具影响的世家大族。早在东汉时期,钟皓以诗律教授门徒千余人,学识渊博,与陈寔、荀淑、韩韶并称为颍川四长,为当时士大夫所倾慕。 到了他的孙子钟繇,终于重振家风,使钟氏成为曹魏时期举足轻重的世家大族。 其四为舞阳韩氏,韩氏是春秋初期,曲沃武公封姬万于韩,姬万曾孙韩厥以封邑为姓。 韩厥的七世孙韩虔建立韩国。韩虔即为韩姓的得姓始祖。在颍川也有威望。 东汉时期有司空韩棱、司徒韩演,颍川四长之一的韩韶。三国历史上,冀州刺史,韩馥便是颍川韩氏族人。 当然除了这四家豪族外,还有其他一些家族。比如鄢陵庾氏,庾姓在两汉时代形成了颍川和新野两大郡望,而颍川庾姓最繁盛。 颍川庾氏在汉魏六朝是一个功勋卓着的家族,对东晋门阀政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又是东晋四大文艺世家之一。 颍川庾氏在东晋一朝文学家辈出,创作成就显着。但其家族地位和文学成就在南朝急遽衰落。 还有阳翟郭氏,从郭躬开始研习《小杜律》,郭躬、郭躬之侄郭镇、郭镇之子郭贺、郭祯都担任过廷尉,执掌邢狱诉讼,到汉末仍有郭图、郭嘉传承,而郭嘉的军师祭酒恰好参掌戎律。 再则襄城李氏,这家可以追溯到太尉李修,李修之孙就是党人领袖李膺,李膺的儿子李瓒很看好曹操,让子嗣李宣等人抱紧曹操大腿,可以在动乱年代求存。 而且定陵杜氏,杜安作为神童年仅十三岁就进入太学,后来官至巴郡太守, “忍死须臾待杜根”中提到的杜根是他的儿子,担任过侍中、丞相府长史的杜袭是他的孙子,杜袭还给曹真、司马懿当过军师,与繁钦、赵俨交好。 最后是父城冯氏,这家在汉末未必有多显赫,应该从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冯异开始,至少在汉末还没销声匿迹,堪称 “吴国苏武”的冯熙,就是冯异的后人,曹丕是没能得到他的心,但是把人留在了魏国终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