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游学天下 第248章 陈王刘宠-《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2/3)页

    守卫见刘宠走下祭台,便上前禀告说:“王上,外面有人求见。”刘宠今年只有二十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

    闻言,刀削的脸庞透着果敢坚毅的神色,他微微沉吟了一下,这才开口问道:“是何人求见?”

    “他说他叫吴咏,南阳宛人,前来拜祭已故的敬王。”守卫不敢隐瞒。

    “是他。”对于吴咏,刘宠并不陌生。老陈王在世时,会经常在他面前提到吴咏。

    近几年吴咏的大名,他也是经常听别人说起。于是刘宠看了国相魏愔一眼,见其点头。

    这才摆了摆手,道:“让他进来,我在大殿见他。”时间不长,吴咏一行人被带到了大殿,见到刘宠后,吴咏拱手拜道:“小子吴咏拜见陈王!”刘宠哈哈笑道:“吴侍读的大名,本王也是如雷贯耳啊!今日一见,果然名副其实。”吴咏谦虚道:“些许虚名,倒是让王上见笑了,只不过是世人谣传罢了,小子愧不敢当。”

    “本王倒是对你这些名声羡慕地紧!”刘宠感慨一句。见吴咏还要开口,便抬手阻止道:“你也不必谦虚,你是不是有真才实学,本王自会分辨。”说着,他又指着下首的官员解释道:“这位是陈国国相魏愔,这位是……”不大一会,刘宠介绍完,魏愔等拱手道:“见过吴侍读!”按理说国相的地位相当于一郡太守,比吴咏的官职要高,并不该先行礼。

    但谁让吴咏的身份特殊呢,众人此刻又刚做了亏心事,便有意试探吴咏。

    吴咏对此并不知情,连忙回礼道:“诸位大人真是折煞小子了,快快请起。”陈王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切,突然出声道:“本王听说吴侍读的箭术无双,不如今日与本王比试一番如何?”吴咏闻言,愣了一下,然后有些迟疑道:“王上为何一定要与小子比箭术。”刘宠微笑道:“无他,技痒耳。本王自幼练习箭术,如今已能做到百步内十发十中,中皆同处,自认为箭术无双。我曾听父王说过你惊退山贼的事迹,便想与你比试一番,权当切磋,并无他意。”吴咏闻言,陷入了思考。

    正如刘宠所说,他听到箭术无双二字,心中也是起了相较之意,打算看看自己的箭术到底是何程度。

    于是他拱手道:“既然王上有命,那小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见吴咏终于松了口,刘宠大喜,急忙带领大家一起来到演武场。

    吴咏挑选好趁手的弓箭,然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挽弓在手。

    “王上先请。”

    “那本王就不客气了!”刘宠也不废话,挽弓搭箭。嗖!一道羽箭破空声响起,刘宠弓弦上的箭,瞬间飞射出。

    此去箭靶处一百五十步,平常弓箭手别说射中靶心了,就连能否射到箭靶上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然而....咻!一支羽箭应声射于靶心上,而且还是正中红心。不等周围的官吏赞叹,刘宠再次挽弓搭箭,道:“且看我第二箭。”话音刚落,嗖的一声,羽箭离弦。

    下一秒,此箭已贯穿先前的那支羽箭,再度射在靶上的红心。

    “好箭法!”人群中有人高呼道。刘宠的两箭,堪称神射。纵观整个大汉天下,能做到一百五十步开外,连射两箭正中靶心,而且所击中的位置都不曾变化的人,寥寥无几!

    当然,刘宠就属其中之一。众人纷纷侧目,露出骇人的神色。

    “真没想到,陈王年纪轻轻,竟然有如此箭术,真是天佑汉室!”

    “当真是神射哪,不愧是敬王之后,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单凭这两箭,就堪称绝伦,吴侍读这下惨咯!这场比试,他输定了!”……对于这场箭术上的比试,围观的官吏们也纷纷不看好吴咏。

    倒不是说吴咏不行,而是刘宠射的这两箭,堪称精彩绝伦,几乎没有被超越的可能。

    可怜的吴咏,只能认倒霉了。刘宠对于射出的两箭,颇为满意,于是看着吴咏笑道:“怎么样,吴侍读,本王的箭术如何?”吴咏见此,也是点头表示肯定,赞道:“没想到王上千金之躯,还能射出这样一手好箭,当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刘宠呵呵一笑,道:“那你看我接下来一箭如何!”说完,刘宠搭箭拨弦,再度射出一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