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帝加元服-《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3/3)页
后来李膺等人在狱中故意供出宦官子弟。宦官等害怕牵连到自己身上,向桓帝进言,说天时到了大赦天下的时候了。
于是同年六月庚申日,改元永康,大赦天下。党人等获得释放,但放归田里,终身罢黜,史称\"第一次党锢之祸\"。
而第二次党锢之祸,发生在建宁元年,也就是刘宏刚登基的时候。起因是刘宏即位,窦妙被尊为皇太后。
窦武因是窦妙的父亲而被任命为大将军,陈蕃再度被任命为太尉,两人与司徒胡广一起掌握朝政。
名士李膺、杜密、尹勋、刘瑜等人得以重新被起用,民间大多认为,贤人在朝,太平盛世快要到来了。
宦官首领曹节、王甫等人则在窦太后面前谄媚侍奉,窦太后多次在他们怂恿下乱下命令。
陈蕃、窦武等人认为宦官这样干涉朝政,于是私下商议,趁日食的天象上书太后,要求革除宦官参政,但窦太后认为从汉元帝时就有宦官参政,是正常现象。
虽在窦武等人建议下处死了宦官管霸、苏康等,却保护曹节等人,不愿士人处罚他们。
于是窦武等人准备动用武力除去宦官曹节、王甫一党。结果是宦官们得知了士人的计划,便歃血共盟,发动政变,与皇帝的乳母赵娆一起,蒙骗年幼的灵帝,格杀亲近士人的宦官山冰等,抢夺印、玺、符、节,胁迫尚书假传诏令,劫持窦太后,追捕窦武、陈蕃等。
事后,窦武被杀,陈蕃自杀,窦太后被幽闭在南宫云台。不少官员同情士大夫一党,纷纷上书刘宏。
宦官等见窦武、陈蕃、李膺、杜密等名望仍在,不肯罢休,于是向灵帝进谗言,诬陷党人\"欲图社稷\",意图谋反。
年仅十四岁的汉灵帝被他们欺骗,因而大兴大狱,追查士人一党。于是李膺、杜密、翟超、刘儒、荀翌、范滂、虞放等百余人,被下狱处死。
在各地陆续被逮捕、杀死、流徙、囚禁的士人达到六七百名。想到这里,吴咏也看向天子刘宏,看他怎么处理这事。
后世许多人认为党锢之祸伤汉朝根本,没有人再敢违抗宦官,这才为黄巾之乱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
“哦?诸卿以为这事,该如何处理是好?”众人微微一愣,他们从天子的语气中感受不到任何情感的变化,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
这时司徒许训却是第一个站出来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党人牵扯甚广,不宜在大赦之列。”刘宏点点头,继续问道:“有人持不同意见吗?”众人面面相觑,却没有一人敢提出反对的声音。
于是刘宏下了诏书,帝加元服,大赦天下。赐公卿以下各有差,唯党人不赦。
吴咏虽然也十分同情党人,但他现在也不敢冒着众矢之的去提出反对的声音。
何况他以后还有许多仰仗十常侍的地方,此时若是为党人发声,他就是彻底跟十常侍反目。
为了这些不认识的人,倒是有些不值得。小不忍则乱大谋!之后再无其他人发表意见,于是天子刘宏在德阳殿内举行隆重而热闹的宴会庆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