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段颎的谋划-《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2/3)页

    延熹二年至建宁二年间,戍边征战十余年,与羌人作战先后达一百八十次,斩杀近四万人,最终平定西羌、击灭东羌。

    累功封新丰县侯。建宁三年春天,朝廷召段颎还京师,并带羌、胡步兵骑兵五万多人和汗血千里马,俘虏万余人。

    天子刘宏派大鸿胪持节在镐迎接慰劳,部队到达后,天子刘宏任命段颎为侍中。

    侍中为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可入禁中受事。

    同时侍中又是皇帝近臣,掌管皇帝的车、轿、衣服、器物等,甚至还能参与朝事,又因身居君侧,常被顾问应对,地位颇为贵重。

    段颎行军以仁爱为本,士卒有疾病,总是亲自慰问、裹伤。在边境十多年,没有睡过一晚好觉,与将士同甘共苦,所以军士都愿为他死战。

    这也是段颎愿意接管这些伤残士卒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士卒曾跟随他出生入死,另一方面,他也想这些人以后有个好的归宿。

    如今这些人都眼红洛阳皇庄的收益,这让他感到十分棘手,因此才想到找人商议。

    此时段颎坐在主位上,苦笑着说道:“想必你们也听说了吧,现在很多士卒都闹着要洛阳皇庄的土地,这件事,哪里是我一个破羌将军能决定的!”田晏、夏育和张恺三人不约而同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无奈。

    最近他们也收到不少部下的请托,大都是想在洛阳附近获得一块土地。

    但他们都是边关的将士,与朝廷的中的官员并不熟悉,心有余而力不足。

    本来他们还打算找段颎帮帮忙,在朝廷寻些门路,活动一番,如今看这情景,自家这位将军也是没有门路,不然也不会束手无策,来请他们来候府中商议。

    大厅中,静默一会,就在段颎等得有些不耐烦时,田晏开口询问道:“将军身为侍中,每日都能见到天子,就不曾探探陛下的口风吗?”一听这话,段颎就有些怒不可遏道:“你们是不知道,这十常侍就像是防贼一样,每日禁止他人靠近天子身边。但凡有人想要在陛下面前说事,没有十常侍点头允许,都会被他们轻易阻止。”田晏、夏育和张恺三人听罢,面面相觑起来,他们没想到十常侍竟能猖狂到如此地步!

    还是张恺年纪小,脾气比较冲动,一拍桌子,怒声道:“简直可恶!难道朝廷中的百官公卿们就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阻止吗?如今天子尚且年幼,是非观念薄弱,为君之道,也尚未习全。这样被十常侍胡闹下去,天子早晚有一天也会步入桓帝后尘。”田晏急忙劝道:“张恺贤弟慎言啊,天子岂是你我可以随意议论的额,小心传入有心人耳中,到时你要受到惩戒,就是将军也会被问罪,得不偿失啊。”

    “这天下还有没有王法了,以言论罪,商纣夏桀也未敢如此。”张恺硬气道。

    说着,他声音小了些,

    “何况今日厅中只有将军与我等四人在,断不会传出去的。”接下来,他又丧气道:“早知道你我就不来这洛阳了,平白受这窝囊气不说,还未有自由,哪有我等在西域逍遥自在!”这时,段颎也叹气道:“你们来洛阳也有一段时间了,对比以前的边关生活,你们难道就没有想法吗?咱们在边关拼死拼活,每日也只是风餐露宿,可是这些洛阳的达官贵人呢,只顾结党营私,却还能日日笙歌。”说着,他正色道:“我就是不想咱们边关的将士以后求路无门,才想着在这朝廷中闯出一片属于咱们的天地,方不辜负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田晏、夏育和张恺三人听罢,不禁被段颎的奉献精神所折服,异口同声地拜道:“我等愿为将军赴死!”

    “你我兄弟,不必如此!”段颎将三人扶起。四人重新归位,商议各种可行的对策,以及能争取到的百官公卿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