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传说中的纳言处-《大周极品暴君》


    第(2/3)页

    “一无所知,所以无可奉告。”

    魏仁道也没有匿名的必要了,他也对将士展示了自己的官符。

    将士看过一眼后,礼貌的对他行了个礼:

    “原来是来试探纳言处的,呵呵,大人还是省省吧,没用的,都察院只听幼主号令。”

    “往年也有像您这样来试探纳言处的,或许是做贼心虚罢,某些来试探纳言处的官吏,后来不知何故,被吏部召走了。”

    “虽不知内情详实,但末将以为,突然的任命调动,定与纳言有关。”

    这话让本就略有心虚的魏仁道,隐隐渗出了些冷汗。

    将士出于宽慰的心思,又补充了一句:

    “不过任命调动,也非全是贬谪类的坏事,有的也是表现不俗,被百姓纳言美言了,这才被调任擢升了。”

    “比如都水监的,因着治水深得民心,隔三差五都有被调回长安的。”

    “原来如此。”魏仁道又陷入了久久的深思。

    ……

    魏仁道经历了奇幻的一天,回到自己的务公位子上,宇文世宏的话,以及那位禁军将士所说的话,反复思索了好几遍。

    回过神来时,他这才听见务公院院外,传来日复一日的嘈杂声。

    许多地方农籍百姓,农闲时也想来做劳工挣些月奉。

    但鄧州筑铸场是新开设的,京中发来的铸造“订单事牒”并没那么多。

    他现在手头里要办的事,就那么三样——

    铸造农具,造船,扎木桶。

    鄧州域内有一条南北流向的汉水,这条河是长江于南边的楚州分流向北的长江支流。

    走汉水能一路往南,直通利州、隆州、楚州,鄧州与周边的联络,也因此更密集于与这三州之间。

    但也因只有汉水,所以鄧州筑铸署并未投太多精力于造船方面,水路够用就行,长途跋涉主要还是以陆路为主。

    魏仁道刚想像平日里那样凶且粗鲁的驱逐这些泥腿子,却忽然及时想起了宇文世宏的话。

    他赶忙一改往昔的黑脸,笑呵呵的对来寻求做劳工挣月奉的百姓好言相劝。

    劝他们回家琢磨琢磨其他生财之道,诸如种果树啊种菜啊之类的。

    但百姓的回应也很有理有据,鄧州的陆路没那么发达,种菜种果子又放不了多久,商队也很少出入鄧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