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寻找失散的同僚-《大周极品暴君》


    第(2/3)页

    “大周境内水路通达,还能乘船南下,即便是走陆路,沿途每二十里便有一处歇马亭。”

    “这说明官道一定是安全的,每个歇马亭都有地方官府派驻巡逻的巡守。”

    “我不仅会安全归来,还将带回昔日的同僚,以及诸邻家阿兄们。”

    ……

    早朝早已没有了往日的严肃,宇文世宏每日前来临朝时,入耳入眼的,便是乱糟糟的喧哗。

    百官入列于自己的矮案后方,而两侧的侧殿还有数百百姓在旁听早朝。

    五日一朝改为每日常朝后,初时百姓们几乎都没有胆子进宫来进行所谓旁听。

    直到有些胆子稍微大些的百姓,经历过第一次奇特的旁听经历后,随着时间和百姓的口口相传,消息也逐渐的传播开来。

    最关心朝政者,莫非商籍百姓莫属。

    他们头脑较为灵活聪明,从不将周礼以及各式古老禁忌自我束缚。

    而朝政之动向,每每有新决策,商籍往往能第一时间从中嗅出金钱的香气。

    但也因每日都有百姓在旁听,有些机密事宜,朝臣总会顾虑当朝议论是否合适。

    也会担忧若因意见不合而与宇文世宏起争执,会否损伤宇文世宏的龙颜君威。

    但常朝开始后,所有顾虑都没了,朝臣该吵还是继续吵,哪还记得起侧殿还有在旁听的百姓?

    “陛下,唐邕大将军收复桂、宁二州后,凯旋而归,是好事没错,但是!”

    “陛下缘何不兵贵神速继续追击!直将杨坚叛贼斩除?”

    “留此人在南疆,迟早会是巨大的隐患!”

    长孙洪作为中枢院院事,十分不解宇文世宏这自留祸患的做法。

    “陛下如此决策,自有陛下的道理,”不等宇文世宏开腔先说什么,库藏寺寺卿孙仲举就反驳道:

    “长孙大人可知收复桂、宁,国库为此支出了多少钱粮?”

    “从叛乱始,至昨夜凯旋宴终,期间历经两月又十余日,国库拢共拨粮六次,每次粮八千石、钱七十万,凯旋宴犒赏将士又拨丰厚资物,换以钱计五十万钱,另犒赏又拨出两千万钱!”

    “仅我库藏寺用以征战的直接拨款,总数便达钱近两千万,粮五万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