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弹 那一瞥的风情-《我的老婆是军阀》


    第(2/3)页

    实际上,北戴河镇乃至戴河县环抱夏宫。在民生党和进步党的政治版图中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政治意义,两党对戴河县的争夺甚至不亚于京城、上海、广州等大城市。

    距离广场不远的莎娃咖啡室中,叶昭品着咖啡,听着面前一位中年商贾模样的人劝说他出面竞选下一届镇议员。

    咖啡室环境幽静,屋顶有风扇慢悠悠送出微风。每个桌台上都摆着典雅的兰花,吧台旁侧还有电视柜。摆放着一台黑白电视机,现在正播送国家二台的国家地理节目。

    得益于毗邻夏宫,戴河建有全国第十高的电视塔,这使得戴河地区可以接受多套公立电视台和商业电视台的节目。

    帝国电视台,分为国家电视台、地方电视台和商业电视台三种,国家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属于公立电视台,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运营,而为了防止执政党控制国家电视台,国家电视台从创立之初,便由皇室和国会聘请社会公正人士组成理事会监督。商业电视台,自然便是私营电视台,通过广告等商业创收自负盈亏。

    只是电视机现今远远谈不上普及,商业电视台不过是一些财雄势大的商业大亨投身新领域的尝试,多处于亏损状态。

    在北戴河镇,共有15台电视机,“苏家”就拥有两台,咖啡室一台,听说宅子里还有一台。

    “苏家”在十五年前迁来本镇,主人苏博文,四十九岁,有三房娇妻,儿女都在外地,而且从未见过他的儿女来看望他。

    不过苏博文委实博学多才,虽然很少在小镇上露面,但提起苏先生小镇市民都极为尊重,听闻苏先生做过律师,也时常给处于困境的一些镇民法律意见。

    所以,听闻苏先生回了北戴河在咖啡室露面,王议员的说客再一次登门拜访劝说苏先生加入民生党。

    不消说,苏博文自然是叶昭的化名,说是住戴河行宫,实际上便是叶昭在戴河,大部分时间也是以苏博文的身份居住在北戴河这个小镇。

    为了满足大皇帝退位后体验公民生活的愿望,在十五年前,经国会高层特别会议批准,叶昭取得了“苏博文”的公民身份,并且迁徙到了北戴河镇。

    陪同在叶昭身边的三房妻子为蓉儿、美咲和朱琪琪,实则叶昭其余两位妻子也生活在小镇上,好如娃开了间小诊所,富察氏则经营一间米店,对外宣称是亲属关系,这是为了避免太过扎眼,毕竟现今的帝国,拥有五房妻妾的男人已经少而又少,一夫一妻制已经被许多人接受,只是禁止纳妾的法律条文曾经两次呈交国会。但都处于微弱的劣势被否决。

    叶昭喜欢小镇里悠闲的平民日子。笑着听面前本地民生党干事陈永军说话,摆摆手道:“陈老弟,你不必说了,我无意从政,也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陈永军笑道:“好吧,不难为苏先生了,不过晚上的牌局苏先生一定要赏脸。”

    叶昭摆摆手道:“只怕是不行,家里琐事缠身,过几日再说吧。”

    陈永军有些无奈,但知道苏先生向来说一不二。也只好作罢。

    从咖啡室后门穿过翠绿松柏挺立的院子来到后宅,姹紫嫣红的花圃前,蓉儿正拎着喷壶给花圃中的鲜花浇水。

    叶昭默默看了蓉儿背影好一会儿,才慢慢走到了蓉儿身畔。伸手接过蓉儿手里的喷壶给花浇水。

    “啊,您回来了。”蓉儿微笑着,看着相公帮自己忙碌。

    过了会儿,蓉儿轻声道:“去看看她俩吧。”

    叶昭轻轻点头。

    比起叶昭,蓉儿自更愿意相信转世投胎等说,见到红凤和彩凤,她就从心里相信两人是红娘和金凤转世,这两天想着法要红凤和彩凤相信她俩是红娘和金凤,把红娘和金凤以前的照片拿给她俩看,还给她们讲了红娘和金凤好多事。

    ……

    三层东方阁楼式别墅极为宽阔。内部布局完全不同于西式公寓,而是别具匠心的东方风韵,红檀木月亮门将每一层分成称为苑的若干富丽堂皇区域。叶昭沿着水晶柱画廊来到三层庆和苑前,月洞门额日:“溪光树色”,两侧联曰:“心澹水木秀,兴幽鱼鸟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