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离着年关越来越近,三九刚过,四九寒天的日子,夏府的书房里,夏源平日里几乎不怎么在这里头待,但还是将其装点成了书房该有的样子。 几个博古架上,摆着各类的书籍,还有瓷瓶,古董,墙上还挂着几幅字画。 此时,夏源就靠坐在一张通体暗红偏黑的书桌后头,脚边摆着炭盆,滋滋的烧着。 桌子上摆着几张邮票,都是新做出来的样品。 改革驿站,建造邮局的事宜,很顺利的便在朝堂上通过,毕竟是充实国库之用,还能安置伤残将士,实实在在的仁政。 尤其是那邮票,更是得到了朝中公卿的一致赞同,作为文人,对这等舞文弄墨之事向来是感兴趣的。 说不定这帮老头还在心里暗暗较着劲,看谁的墨宝邮票能卖出去的多。 造出来的邮票不是小小的一枚,毕竟印制工艺有限,若造的太小,造的太过精细,印制的时候墨一拓上去,很容易就会渲染成一片。 因此说是邮票,但更像是明信片,长八公分,宽五公分。 用的是最上等的桑皮纸,厚而洁白,每一款邮票上的图案都有所不同,比如弘治皇帝的新春纪念版邮票,邮票四周是乃是云海翻腾,两边还有着龙纹,中间则是墨宝。 “故望且惜年已尽,当迎岁首元月天。” “只愿明朝太平年,仓有余粮库有钱。” 一首特别棒,特别好的小诗,文采斐然,简直让人钦佩的五体投地,直如诗仙下凡。 尤其是那明朝二字,更是一语双关。 这是夏源嘴上说的,但心里话就是这诗的水平一般,有几处的韵脚不对,可以看出弘治皇帝在诗词一道上没什么造诣。 不过胜在感情扎实,而且带着殷殷的期望。 仓有余粮库有钱。 多么朴实的追求,没有受过穷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光看着就让人泪目。 夏源看了一会儿,又拿出朱厚照那枚,还别说,这小子真踏马作了首诗。 欢欢喜喜过大年,吃得开心睡得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