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驿站那可是国朝根本,太祖亲自为此事颁布过祖宗律令的,这小子又要折腾什么幺蛾子? “驿站里头养着那么多人,那么些马,平日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就让他们帮着百姓送信。也不用送到百姓手里,就从这个驿站送到另一个驿站,然后百姓上驿站去取就行了,通过这等事来赚银子。”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定过祖宗成法:非军国重事不许用驿,违者重罚。 照夏源来看,这根本就是有病,要知道大明朝的驿站可不是几座破房子,毕竟平时朝廷派官员去地方巡查,都是住在沿途的驿站里头。 所以规模都不小。 一般的驿站都是占地很大的院子,房子上百间,里头养着数十匹马,数十人。 像那些重要地区的驿站,那就更加离谱,直接就是一个小型的城池。 后世有个鸡鸣驿,现在还保留着,那就是一座城。 而偏僻的驿站那就说不上来了,比如王阳明待得那个龙场驿,那地方荒凉的很,据说只有个老蔫巴在那守着,别说马,就连骡子都找不到一头。 但像龙场这样的驿站在大明朝又能有多少? 就算有上百个都无伤大雅,因为明朝的驿站太踏马多了,近两千个驿站。 这么多个驿站光让国家用,还必须得是军国大事,这纯粹是有毛病。 你改造成邮局多好。 弘治皇帝听到是让驿站帮着百姓送信赚银子,当即皱眉道:“驿站怎可私用?此乃祖宗定制,若是发生天灾人祸,或是紧急军情之时,人手不足,又该如何?岂不耽误的是国家大事?此事作罢,莫要再提。” 夏源听着这些话直想翻白眼,“陛下,一封信能有多重?哪怕是几百封信,一匹马也是驮起来轻轻松松。而驿站里养着的马匹,多则上百,少则数十,就占用一匹马一个人,又能耽误什么事?” 弘治皇帝闻言还是摇头,态度更是坚决,“此事断然不可,驿站乃国朝公器,若是私用,还是用来牟利,必然招致天下人非议,勿要再提。” 见状,夏源只得道:“那若是这个利是每年上百万两的银子呢?” “.” 听到这个数目,弘治皇帝不禁人穷志短,沉默一会儿道:“你容朕思量思量。”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