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午门。 俗称五凤楼。 两世为人,夏源不知有多少次见过这座紫禁城的正门,但站在这上面却是第一次。 从这里往端门的方向眺望,能看到有数百人的队伍向着这里奔来。 那是数百名的京官。 站在城楼上,弘治皇帝披着御寒的大氅,当得知丰盈库闹事之后,他本是要摆驾过去。 可当中途得知这数百闹事的官员向着皇城而来时,他那微沉的脸色却陡然变得平静,到现在登上了午门的城楼,只是半阖着眸子看着。 夏源抿着唇不让那声叹息从嘴里发出来,事情终究还是闹到了最坏的地步。 无论这帮人有理没理,又是以什么样的理由,当冲着禁宫奔来的时候,这场动乱便一发不可收拾。 因为这是逼宫! 这种事情放任何皇帝身上都无法容忍不,或许某个二逼可以容忍。 夏源扭头去看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二逼,朱厚照眉宇间是难掩的失望,热闹瞧不成了。 人群越发的近了,黑压压的,与漫天的白色大雪形成鲜明的对比,闯过了端门,到了这午门跟前。 不能再往里头闯了。 所有人便跪倒在这雪地里,守在宫门口的禁卫见到这一幕有些不知所措,但还是大声喊道:“你等是要做什么?擅闯宫禁,是要谋逆吗!” 人群里都是穿着或青,或绿,或蓝色的官袍。大多都是六七品,八九品的小官,没有按官阶大小去排列位置,比如那个煽动所有人来上疏的刘季玉便跪在第一排。 身为国子监助教,官阶只有八品,此时却跪在了一排居中的位置,“我等都是忠直死谏之臣,绝没有谋逆之心!我们有奏疏要呈奏君父!” 听到这话,这些禁卫却不知如何是好了。给皇帝上疏,这个理由太高大上,他们这些赳赳武夫哪懂这个,只有高山仰止的份。 事实上,这数百人就是凭借这个理由一路闯过了承天门,闯过了端门,无人敢拦。 就在这时,从最右侧的门洞里,缓缓走出一个面无表情的太监,他慢慢走到这些人跟前,开口道:“若要上疏,先交通政使司” 话说一半,人群里的吴文善大声回道:“下官便是通政使司知事!” “下官是通政使司参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