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隗木翁又问到:“陆公子你修为不凡,不知今年多少岁了?” 陈太一说道:“十一岁。” 满堂文武皆是静了一下,就连陈太一身旁的叶阑珊和柳伊人都露出了错愕的神色。 隗木翁双手放在身前,拱手询问道:“十一岁就能有如此修为和诗词造诣,请问陆公子你师承哪位仙人?” 陈太一平静道:“我非凡人也,生而知之,即使是在山林里与野兽为伍,也知礼义廉耻,懂得琴棋书画。” 隗木翁没想到这陆公子这么厉害,不过这样正好也印证了他的论点。 “陆公子这样的贤人,正说明了气运福运,乃是天生就有的事情。” “我武朝合该当兴,本就该牧守中州亿万生灵,所得所享,乃是本该就有的东西。”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陈太一不想反驳这一点,他自己就是天生神灵,从跟脚上就无法反驳这事情。 “虽是如此,但天地有轮回,人又生而短暂,从天地中获取的,也要回归天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又有何不对的?” 陈太一承认式的反驳,宛如精准辟谣。 “此言大谬!” 反驳的不是隗木翁,而是来自中州的大儒仁知己。 仁知己很不高兴的看着陈太一这边,“平步青云之上,便是超凡脱俗,除去身上脏恶,修成正果。” “若都像是陆公子你这般消极轻生,那长此以往,谁来治国,谁来管御百姓?” “若是明君贤臣不在高处治理国家,那到时候让一群庸碌无为的酒囊饭袋来治理国家,这国家不知道残破成什么样子!” 陈太一看着仁知己,“先生的意思是,高位者,配得永昌,应与天地同寿?” 仁知己缓缓说道:“正是,治国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论是东州还是东州各国,唯有贤君才能让国家强盛!” 陈太一反问道:“那东皇可称得上是贤君?” 这话让仁知己迅速露出了怒意。 东皇太一,自然就是陈太一了。 陈太一当初过早的就定了储君,并且很早很早就让太子主政,之后也退的干净利索,连尸体都没留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