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们新式战机的实验数据怎么样?” “得抓紧落实下来,让它在这次比试当中露脸。” 研究院的进度不错,已经进行了2款设计模型的验证,数据都很不错,各有优劣。 第一款设计偏向于综合性,在高速情况下也能保持灵动,像眼镜蛇一般。 第二款设计更偏向于爬升,爬升效果非常惊人,能够在几十秒内飞到两万米的高空,形成压制效果。 其他的设计思路还在建模设计阶段,需要持续投入资金。 两种设计效果的取舍上,有点难度。 “这还不简单,两款我们都做了,天枢-4完全可以分两个型号,一款命名为天枢-眼镜蛇;一款命名为天枢-扶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两万里。” 丁伟现在也敢说一声财大气粗,两款战机完全可以作为截击机跟歼击机使用。 亦或者配合使用,联合作战,强强制敌。 无外乎是投入两条生产线罢了。 加钱加钱。 “抓紧落实生产,我要迅速看到成品战机,拉出来让飞行员适配飞行。” 必须预留出几个月时间,给飞行员适应新的战机。 李蔚天、林一虎两人单独挑选优秀的飞行员,作为第一批驾驶新式战机的人员。 且作为秘密的事情来进展。 在与白象的比试开始前,丁伟不想暴露任何有关二代半战机的任何信息。 研发有条不紊的进行,飞行人员开始封闭式训练。 优先了解什么是三代机,与以前战机有什么不同。 高速、灵动,将革新以往的作战战术。 由李蔚天亲自带队,成立眼镜蛇、扶摇两个作战小组。 考虑单打独斗,亦要考虑配合作战。 这两个小组既要有独当一面的水平,也要有联合杀敌的默契。 时间推进至六月份,第一批生产的战机出现,交给飞行人员进行试飞。 拿到新式的战机,从试飞到真正的投入实战有很长的过程。因为实验过程中可能顺顺利利,但试飞过程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还要从飞行员的角度来进行优化。 考虑空中因素,考虑对外作战的因素。 挑选过来的王牌飞行员都是天枢3号战机的飞行员,拿到新战机后立马发现了不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