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姜舒月提出来的想法,皇帝没有明确反对,但也没有明确赞同。 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个政策的实施,从上到下都得齐心,但凡有那不齐心的,事情就办不成。 皇帝等着看姜舒月如何解决。 姜舒月没有说服那些反对之人,而是直接命人开始盖新书院。 新书院效仿了天祥县的学堂,分成两个部分,一个给六岁以下的孩子做学堂,另一个,给准备考取功名的人做书院。 只要每月交上一定量的束脩,男女皆可报名。 那些朝中官员不同意没关系,只要他们的家人同意就行了。 宋宁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女子的力量不容小觑。 她们生来力量弱又能怎样?她们有将自己变强的决心,也有这个觉悟。 再说,还有宋宁这个活招牌呢。 就算是女子,也有想为国家出一份力量的心思,只是自己办不到。 若真的提供了那样的机会,谁还愿意在屋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身边整日都是些家长里短。 还嫌女子没有见识?若是将男子关在宅子里,他们的见识也多不到哪里去。 宋宁负责帮她宣传,宣传上学堂的好处,一听说女子上学堂,将来也能科考做官,大家都不相信。 姜舒月也不着急,这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事情,她只不过是提早做准备。 下一次春闱,就会开放女子参考,有那胆子大的,就可以来试试。 就算不过也没关系,只要试过,总比一步都不迈出去的强。 虽说遭到不少人的反对,但是也有不少人支持。 有那家中开明的大人,知道这学堂书院是东宫主张开设,便都上前来询问了一番。 等到学堂开学的时候,一个学堂,竟有十个学生,其中六男四女。 虽说人不算多,但并不是一个没有,姜舒月已经很满意了。 开学这一日,姜舒月专门来书院看着,果不其然,人不多,且都是男学生。 一个姑娘都没见着。 宋宁在边上陪着,进来的学生越来越少,都没看见一个女学生。 一直等到书院门口都没人了,也没见有女子来。 姜舒月叹了口气:“没关系,咱们这才是第一天开学,我知道不会那么容易,以后再努力便是。” 宋宁走到书院门口,朝不远处看去,就见树后面露出一片裙角,又从树后面伸出一颗头,看见她之后,赶紧又缩了回去。 第(1/3)页